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
    (1)英国工业的前提和条件,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2)工厂制的建立及作用,股份制、自由贸易制度、现代金融制对工业革命的推动。
    (3)工业革命初期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
    (4)社会立法的目的以及历史作用。
    2、内容解析:
    (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工业革命的解释是:“工业革命是一个现代历史变迁过程,是工业和制造业开始取代农业、手工业经济而占统治地位的过程。”简言之,工业革命是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引起的由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由工厂取代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1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不是偶然的,地理大发现后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政治革命、股份制、金融制,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欧洲国家,主要原因是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较早地开始了农业改革,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内社会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良好内部环境;黑奴贸易、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直接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七了年战争”后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地位,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市场的国家——殖民帝国为工业帝国奠定基础。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规模大、分工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股份制、银行金融业的发展、专利保护制度,都为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革新,率先实现了机械化,建立工厂制,带动其他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成为工业革命的急先锋。随着机器的推广使用,工业革命遇到两大挑战:动力问题和原料问题,瓦特“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时代难题,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兴盛解决了动力问题,为工厂的建立开拓广阔的地理空间,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与蒸汽机的发明、推广密切相关、相互推动的是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因而,蒸汽机和冶金技术成为工业革命的中流砥柱。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客观需要,陆地交通、海上交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蒸汽机车把人类带进了“铁路时代”。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有大。”工业革命催生了许多新兴工业化城市,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工业革命前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工业革命后,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英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带动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产生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2)“现代工厂制度”、“股份制”、“金融制度”是工业社会经济的重要特点,也是本教材的亮点,即尊重历史,又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是机器化大生产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工厂制度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利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工厂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按流程生产。工厂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