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罢黜百家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本课为第二个历史阶段,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建议:
    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问题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