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教学案 教学目的: 1. 基础知识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2. 思想认识 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垄断的出现,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3. 能力培养 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历史史实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斗争导致“一战”的爆发。 而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根本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的后,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2. 表现: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 概况 (一)电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德国:西门子 发电机 比利时:格拉姆 电动机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人类跨入电器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