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世纪80年代 ⑴理论和目标 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 目标:抑制“滞胀”。 ⑵里根政府的政策: 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⑶效果: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 ⑷问题:里根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20世纪90年代 ⑴政策和宗旨: 政策: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政府干预。 ⑵目标和措施: 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 措施:①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解决赤字问题;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三、美国的“新经济” 1、“新经济”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特点:⑴美国经济蒸蒸日上,进入一个新一轮的扩张时代;⑵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⑶高新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3、问题:⑴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⑵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左右着国家政策;⑶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四、二战后的联邦德国 1、经济政策:社会市场经济 (1)含义: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 (2)特征: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结果: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五、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1、原因: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政 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2、实质: 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 全,并保障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