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要求】 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知识梳理】 一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2、特点:(1)美国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造成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3、实质:虽然美国政府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作用:⑴战争期间,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 ⑵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⑶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⑷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局限性:没有触及私有制,政府干预反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⑴理论依据和主要目标 理论:凯恩斯主义 目标:充分就业。 ⑵政府政策 ①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 “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⑶结果:①经济高度繁荣②却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 ⑴经济状况: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 困境。 ⑵理论:仍然是凯恩斯主义。 ⑶政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⑷效果:只能一时见效,无法摆脱“滞胀”的困境;面对严重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