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0.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米亚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较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和约。 材料二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幕府被迫开国,不久相继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开港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 ——岳麓版教科书 培理来航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2)俄国、日本两国的改革对本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相同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12.胡适曾在20世纪初期说:“日本一个小岛围,那么贫癖的土地,那么少的人民,因为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几十人的努力,只因为他们拼命为大家,肯拼命地用这个世界的新工具,居然在半个世纪之内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胡适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论证说明。 高考链接 13.(2003年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沦》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1890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攻策”确立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 “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14.(2007年大连模拟)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中期的俄国、日本最具有典型特色。 请回答: (1)简要概括俄国、日本改革的相同历史背景。 (2)俄、日两国的改革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试结合“解放法令”和明治政府的有关措施分别简要说明。 (3)1904~1905年俄日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而交战。这次战争与两国改革有什么必然联系? 参考答案 基础提高 1.B C项是一干扰项,A项中的“革命”不对;B、D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实质”之意的是B项“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2.B 其中③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日本政府给予他们种种特权和经济上的扶植,不可能会产生不满情绪。 3.D B、c所述两位是倒幕派的领袖人物;A、D所述两位相比较,符合题意的是D项“伊藤博文”。 4.B B项“天皇权力受议会限制”其实是“天皇独立专权”。 5.C 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放弃在日的治外法权,美国等国是随后放弃的。 6.D 日本于18972年侵占琉球,1876年侵略朝鲜,1874年侵略台湾。 强化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