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文艺界已经有了戏剧方面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经验。这是很宝贵的经验。现在的问题是把“百花齐放”的政策推行到一切文学艺术部门去。 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 【解读】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指出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最正确、最宽广、最富于创造性的道路。 1956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强调:我们党现在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他指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而不是一个暂时性方针。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党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旨在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3)“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 6.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材料一〕文化艺术工作,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促进创作,扩大题材范围,提倡艺术实践,发展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提高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有计划地培养各类创作人才,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提高修养,进行创作。 ──《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 〔材料二〕在我国,文艺已不再为少数人所专有,而成为全国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革命的文学、戏剧、电影和其他各种艺术已经深入人民群众的心灵。 劳动群众感到文艺确实是为他们服务的,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是鼓舞他们劳动和斗争,提高他们道德品质的“生活教科书”。工农群众自己积极地参与了文学艺术的创造;工厂、农村、部队的业余艺术活动和业余写作运动空前广泛地开展起来。许多无名的工农作者的天才创作和文学艺术专门家的优秀作品交相辉映。文艺从来没有在人民生活中占有像现在这样重要的地位,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并且受到人民这样的重视。文艺和劳动人民的关系变了,文艺本身的性质也变了;我们的文艺已经逐步成为劳动人民自己的文艺。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20日) 【解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在科学文化的各部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厚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我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和现实斗争作了广泛的描绘和艺术概括。《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灵泉洞》《苦菜花》《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草原烽火》《黎明的河边》《战斗的幸福》等小说,《杨高传》《赶车传》《动荡的年代》等长篇叙事诗,《万水千山》《红色风暴》《英雄万岁》《东进序曲》《槐树庄》等戏剧,《上甘岭》《林则徐》《风暴》《聂耳》《青春之歌》《董存瑞》《战火中的青春》等电影,展现了我国从鸦片战争一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各个阶段惊天动地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百炼成钢》《在和平的日子里》《乘风破浪》《风雨的黎明》《风雪之夜》《我的第一个上级》等小说,《降龙伏虎》《全家福》《共产主义凯歌》等戏剧,《老兵新传》《黄河飞渡》《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总是春》《五朵金花》等电影,描绘了工农业建设和大跃进中各个战线上沸腾的生活图景。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2)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的鼓手,运用各种文艺形式,敏锐地反映了我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反映了祖国建设的各个战线上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热情地描绘了新事物在斗争中的成长,显示了文艺密切配合政治的积极作用。(3)这些人物的创造,说明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我们文艺作品中已经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文艺的春天 1.“双百”方针的恢复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文艺界已经和正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过去受到人民欢迎的一大批文艺作品重新和人民见面。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创作热情高涨。短短几年里,通过清算林彪、“四人帮”的罪行和谬论,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曲艺、报告文学以及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打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精神枷锁,肃清他们的流毒和影响,对于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鼓舞人民同心同德,向四个现代化进军,起了积极的作用。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认为,文艺界是很有成绩的部门之一。文艺工作者理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护和尊敬。斗争风雨的严峻考验证明,从总体来看,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有这样一支文艺队伍,我们党和人民是感到十分高兴的。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列宁说过,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毛泽东同志早在开国的时候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经过艰苦的斗争,克服重重困难,我们粉碎了“四人帮”,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现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种形势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马克思主义方针的条件,也在日益成熟。我国文学艺术蓬勃繁荣、争奇斗艳的新阶段,必将通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展现在我们面前。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