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
    1、 思想论战⑴背景
    ⑵ 内容
    ⑶ 影响
    2、 临时约法
    (1) 颁布: 年春
    (2) 内容:
    (3) 性质:
    (4) 意义:对建立 、反对 具有进步意义
    3、 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问题探究〕
    三、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
    背景:① 孙中山的挫折
    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
    ③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④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作用:①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②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知识整合】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提出 背景: 背景:
    内容
    实践
    评价
    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