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 3.内容 4.评价
    1.背景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失败。
    (2)孙中山思想的转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吸收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提出
    (1)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2)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学思之窗】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3.内容:
    (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①民族主义方面,突出民族自求解放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中,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即一是给反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
    ③民生主义中,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并提出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2)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关于民族主义,旧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主要是反对满清统治。新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关于民权主义,旧的民权主义以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国民政府为目标,只提出了国民一律"平等"的空口号。辛亥革命成功地实现了建立国民政府的目标,但“民权”却成了泡影。新的民权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关于民生主义,旧的民生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新的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项原则为最要,并具体地提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后来,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样,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内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明确反帝到反帝;反满到民族平等→反帝联俄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联共
    民生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