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三段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判断,参加了这次辩论的学派依次是 ( ) ① “兼相爱、交相利” ②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 ③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 A墨家、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道家、法家 D墨家、法家、儒家 二、非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文化昌盛”所呈现的历史现象。 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人才辈出,有哪些代表人物?在调整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方面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 3、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试分析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仁政说:以 德 服人, 民 贵 君 轻, 尊 王 贱 霸 人性论:性本 善 利义观:养 浩然 之气;先 义 后 利 孟子被称为“ 亚圣 ” 《孟子》成为儒家经典“ 四书 ”之一 天命观:“ 天行有常 ”、“ 制天命而用之 ” 人性论:性本 恶 ;后天教育可使人由 恶 变 善 政治思想:“ 礼法 并施”、“ 王霸 兼用” ,以 礼 、 王 为主 百家思想 集大成者,被视为儒家 异端 对中国 哲学 具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形成: 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 体系更加完整, 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还是未被统治者重视和 采纳 。 代表人物: 墨子 思想主张: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节用 等 代表下层 劳动群众 特别是 手工业者 的利益 战国时一度成为 显学 ,之后不被 重视 代表人物: 庄子 “齐物”:世间万物 本质 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采取 旁观超然 态度 天命观:天与人“ 不相胜 ”,人须 顺从 自然 代表人物: 韩非子 法 、 术 、 势 相结合, 建立 君主专制 的 中央集权 国家 今必胜古,主张 变法革新 适应建立 中央集权 的需要, 在当时备受 推崇 西汉后与儒学互为 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 理论 基础 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 运动 2、它是中国 学术文化 、 思想道德 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3、它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 发展的基础: ① 儒家 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 道家 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 法家 思想中的 变革 精神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④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