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江苏昆山。 主要特色:载歌载舞,将柔美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百戏之祖”: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而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可以说,元杂剧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剧种,而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者,非“国粹”京剧莫属。 三、“国粹”京剧 既然称为京剧,北京当然是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请看教材,归纳京剧是如何在北京成长为一个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的戏曲剧种的? 板书:1.原因 原因: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天堂,为满足这些人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所以四方艺人云集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直接推动了徽戏的改良,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优点,京剧形成。 第一个原因很好理解,自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以来,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都城600余年,官员与商人云集于此,于是频繁的文化娱乐活动应运而生。 第二个原因中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春班、春台班,因为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得此名。四大徽班在京演出期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请看教材P42图《同光十三绝》(也可参看地图P33的相同图片),这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那么,京剧有哪些艺术特征呢? 板书:2.艺术特征 关于京剧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参看教材P42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学生阅读)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诗、词的文学情趣,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