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等。 三、京剧的出现: 1、古代戏曲的起源: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中国戏曲就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是关汉卿和《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4)明代时,出现昆曲。-------昆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汤显祖和《牡丹亭》。 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3、其他戏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作业:谈谈中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包括书法、绘画和戏曲。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是必须的。也希望中国传统艺术能在现代条件下不断创新,继续发扬光大! ⊙【学思之窗】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