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柳永的词作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他在代表作《雨霖铃》中,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柳永和《雨霖铃》 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政治上不得志,怀才不遇,放荡不羁,喜欢和民间艺人、歌女交往。他对词的发展也作出重大贡献,形式上由字数较少的小令发展为字数较多的慢词;语言上突破文人雅词,吸收了民间俚俗语言;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风格。代表作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作者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也是婉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你知道她的哪些作品呢?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比较唐诗、宋词而言,元曲可能对同学们来说有些陌生,请看教材是如何对元曲定义的? 板书:3.元曲:含义 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虽然也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为什么教材中会说“汉族文人在元朝进取无望”?①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②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正因为汉族文人无法实现人生抱负,他们才会用可俗可雅的元曲来抒发愁闷的情怀或是表达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请看教材上摘录的相关诗句。 同学们知道元曲名家有哪些?马致远、张养浩。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唐诗、宋词、元曲齐名的时代文学是明清小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