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崩溃 :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人口的增长而逐渐瓦解。 2、三长制 (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均田制的推行。 (2)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3)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配合了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地方政权 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整顿吏治 (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2)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3 )影响:吏治得到改善;减轻农民赋役负担,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 (1)原因: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看 政治 洛阳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 的合作 经济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军事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 文化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目的 为了: 加强: (2)概况:493年、路线图。 (3)影响: A、使得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B、保证 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C、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2、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根本原因: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2)措施: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提 倡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语、改行汉制 (3)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 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改革成功的原因: (1)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2)与孝文帝卓越的胆略和远见分不开,他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 (3)全面 改革,措施切实可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