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 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 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分析或探究变化 的原因; 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繁荣科学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方针的提出过程、内涵;方针的贯彻情况和成果;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