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前思考】 1、西方的文艺复兴的产生历史背景是什么?性质是什么?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 2、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及其主张是什么? 3、宗教改革的背景、性质、影响是什么? 【本课学习目标】 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性质,以及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 联想和历史辨证思维能力。 掌握西方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并且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主张的发展 脉络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深入,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历史总结能力。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和发现其中所隐含的人文思想,从而培养学 生“以文证史”的能力。 深入理解西方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性质,以及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了解“新教” 这一概念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对比能力和历史推理能力。 运用阅读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大胆的推理和论证,以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性质、思 想理论主张,从而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及其主张,学生可以运用图表法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利于了解和掌 握。另外,要重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必要的时候进行分析,从而更有利 于理解本课内容。 对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学习,必须运用历史联想法,把其和文艺复兴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仅要理 解宗教改革的背景,更要理解其性质和作用。 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内涵,以及其承担的反基督教文化的任务,使学生明白这场运动是自希腊 的智者运动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其所高举的人文主义的旗帜,正是恢复被基督教 所泯灭的人性的开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人文主义观。 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这场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进一步把人从基督教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思想条件。从而是学生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重难点突破】 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 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 作用。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2)人文主义的内容不包括( ) A、肯定人的价值 B、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 C、反对蒙昧主义 D、号召消灭专制王权 (3)西欧宗教改革的最大历史作用是( ) A、教会的土地和财产被没收 B、宗教自由在西欧逐渐盛行 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精神 枷锁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为与 上帝相似的东西。——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二: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问答: (1)根据以上材料,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3)结合史实扼要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