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兵民分治 (4)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5)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4、影响: 有效地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转变立国之本(经济方面:农桑立国) 1、主要措施 A、确定立国方针:农桑立 国 B、建立农业机构: 劝农司、大司农司 C、完善农业法规:颁布诏令严禁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明确规定劝 课农桑赏罚之法; 颁布“农桑之制”. D、重视技术指导:《农桑辑要》 2、影响:使饱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进入了缓慢恢复发展的时期。 国策改变:由 逐水草而居以农桑立国 忽必烈发展农业的措施: 1、诏令天 下,以农桑立国; 2、严禁改农田为牧场,实行屯田; 3、建 立行 政机构,完善法规,把农业兴废作为赏罚官员的依据; 4、颁布《农桑辑要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忽必 烈改革的历史意义 1、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2、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改制的评价 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 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3、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