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1、早年身世及求学生涯 ①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小时候的甘地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給哥哥钱)他始終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紙上,愿意接受父親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當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第一次“非暴力教育” 性情:循规蹈矩、腼腆羞怯 ②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 甘地7岁开始上学,18岁中学毕业后考取萨玛达斯学院,第二年9月远赴英国留学,攻读法律。甘地学习非常刻苦,不仅读遍所有的课本,还深入细致地攻读了拉丁文的《罗马法》,花了9个月读完英国的普通法,从而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除阅读专业书籍外,甘地还广泛涉猎各种宗教书籍,阅读印度圣诗《纪达圣歌》,并初次接触《圣经》,对《新约》爱不释手。其中《登山宝训》中所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如果有人拿你的内衣,你就连外衣也让他拿去”对甘地颇有影响,对他后来“反对暴力,主张忍受”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6月,甘地学成归国,担任律师。 ③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味) 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 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1893年4月,甘地应印度一家商行聘请,去英属殖民地南非处理一起4万英镑的债务纠纷。出乎意料的是,南非之行成为他重大的转折。南非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统治南非的欧洲白人看不起有色人种,印度侨民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苦力”。南非政府甚至规定印度侨民必须领取特制身份证,交纳人头税,印度婚姻无效。甘地开始投身到南非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之中。1894年5月,他发起组织了纳塔尔印度人大会,领导印度侨民进行集会抗议,抵制歧视印度人的法案。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甘地组织印度人救护队为英军服役,以谋求英国殖民政府改善印度人的地位。1904—1910年期间,甘地创办了凤凰新村和托尔斯泰农场,进行非暴力斗争。在反对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中,甘地逐渐形成了“非暴力”思想。 甘地在南非的22年,以“非暴力抵抗”为武器,领导近10万印度侨民取得斗争的胜利,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1914年1月,南非政府宣布废除人头税,承认印度的合法婚姻,甘地因此赢得人们的尊敬。 ④回国斗争: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国大党:即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政党。最初只要求在英国统治机构中让印度享有较大的代表权;1906年提出印度自立、抵制洋货、提倡本国民族工业和民族教育的斗争目标;1920年,在甘地的领导下,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 ① 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 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③ 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④ 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来源于宗教。印度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都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家族信仰印度教,吉拉特《以德报怨》的格言诗“逢德报以善,用德报以怨”,成为甘地的座右铭。在伦敦,他结识了各种思想流派的学者和朋友,潜心阅读了各种宗教典籍,《新约》中的博爱思想对甘地影响很深。在南非,甘地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同时大量阅读了鲁斯金的《等到这最后》、托尔斯泰的《天国在你心中》和索罗的《非暴力抵抗的使命》等著作,接受他们关于财富、泛劳动主义以及非暴力的主张,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思想,以仁慈的典范去改造人类,甘地主张爱和真理的统一,一方面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宁愿自己做出牺牲也不加暴于敌人。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 ① 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抗) ②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坚持真理—核心) 补充: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平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