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第24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1644年清军入关
    插图《山海关》
    明王朝灭亡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大军南下,明朝最后一支劲旅驻扎在山海关,在吴三桂率领下投降了清朝。李自成亲率20多万大军直杀山海关,在山海关下与吴三桂军展开了大战。当时战况惨烈,又逢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吴军眼见不支,突然以逸待劳的清军杀到,苦战两天的农民军被清军冲乱了阵势,被迫退兵,清军尾随入关,杀奔北京。李自成退回北京后,急急登位称帝,然后退出北京转战陕西、四川、湖北。清军一路尾随,伙同明降军和地主武装剿杀农民军。1645年李自成带少数随从在湖北九宫山查看地势,突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1645年张献忠也战败身亡。
    思考: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占北京以后,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伺机反攻。第二、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粮”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来与农民军对抗,这也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第三、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的满清政权想要入主中原的野心和决心,没有进行充分的防御准备工作。第四、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第五、李自成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据地。最后,李自成农民军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3、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清军入关后迅速占领北京。清朝统治者在严厉镇压抗清活动同时,又针对新占领区的特点,不断调整原先的各项措施,如停止大规模的圈地,取消明末苛捐杂税,减轻赋役,崇尚孔子和儒家文化,以开科取士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经过十多年时间,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抗清活动逐渐平息,清朝终于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依据上述论断阐明的历史规律说明清初从大规模圈地到停止圈地政策调整变化的原因。
    清军入关时的大肆圈地是与满清原先在东北的畜牧经济有关,直至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清王朝,其生产力已经受到中原农耕经济的影响。马背上的民族此时必须适应于他们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停止圈地政策的调整变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一变化完全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小结:略
    P36页探索与争鸣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举出“内重”、“外重”和“内外具轻”三例,并探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内重:西汉末,王莽篡汉;外重:唐中期,安史之乱;内外俱轻:明末,农民起义,满清入关。从皇权的削弱、社会矛盾的激化、政局内外交困等方面加以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