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是要收买地主土地,而不是剥夺地主土地。 4.《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答案 B 5.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B 6.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和节制资本,①属于旧三民主义,③属于三大政策。 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幅标语。这说明( ) 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题干“七大”及“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反映了②④的准确性,①早在抗战前期就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是《论持久战》等三篇文章的发表,③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底。 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比较的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中国的具体实践就是中国的国情。 9.几位同学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进行辩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 答案 D 解析 “文革”期间严重的“左”倾错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1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为“南方谈话”( ) A.深刻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 B.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 解析 “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问题等。 11.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答案 A 解析 “三个代表”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归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