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反法西斯事件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直孤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原因:A1922年法西斯上台的意大利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又无力在欧洲抗衡;B埃塞俄比亚地位重要。 (2)过程:A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B1936年意大利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C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 (3)埃塞俄比亚失败原因:A双方力量悬殊,埃塞俄比亚落后,意又使用毒气;B西方大国采取纵容政策,埃孤军奋战。 3.西班牙内战 (1)内国内革命战争阶段:1936年上台的人民阵线改革使右翼势力佛朗哥叛乱,内战爆发。 (2)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阶段:德意干涉(意图切断英法与东方殖民地的联系、把西班牙变成军事实力实验场),世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支持,苏联援助,西方大国绥靖政策,西班牙战争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成为二战的提前预演,被称为“小二战”(理由:①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对社会主义而相互勾结;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③反对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3)结果:1939年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4)危害:它使意大利向德国靠拢; 助长了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野心;摧毁了集体安全体系,使欧洲一些小国到国联以外去寻找出路;西方大国的纵容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世界局势朝着扩大战争的方向发展。 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原因:在打破原有国际秩序、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利益越来越近;英法美等国对共产主义的仇视,为法西斯国家提供欺骗的借口。 2.过程:1936年德意通过侵略埃塞俄比亚事件,结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在反共旗号下勾结,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 3.影响: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集团。 原因3:绥靖政策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主要推行国家:控制国联的英法,还有推行中立政策的美国。 2.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3.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4.实质: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以换取和平;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纵容侵略。 5.影响:①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使他们做好大战的准备,战争走向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②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6.主要表现: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国联没有制裁日本,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三省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