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政治构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1954年,以宪法的形式确立。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__________.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国防委员会
    最高国务会议
    各部、委、直属机构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基础:中共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指导思想:1956年“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位:我国__________________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____________,设立自治机构,行使_____________.。
    意义:加强了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 ,促进了________。
    【基础回顾自测】
    1、(2008·汕头模拟)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2008·广东高考)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3、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 D、建立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
    4、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秋 D、1978年底
    7、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论十大关系》提出“党和非党”的关系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8、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5个,其中最早建立的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