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知识与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及各诸侯国的对策; 2.管仲改革以及同时期其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 魏文侯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理解社会的转型及各国政策; 2.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理解改革的侧重点; 3.通过问题探究等理解掌握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间的关系。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2.体会一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3.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四.学习 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这 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其中著名 的有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它们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政治: 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 2)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2、经济: 1)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 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2)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3、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 强兵。 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春秋时期的改 革——管仲改革 1、背景:(鲁国“初税亩”) 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 2、内容:“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产量征收实物税) 3、影响: 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 特 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维护奴隶制统治。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 1、内容 2、影响: 1)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 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3)对历史进程:促 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又更加彻底。根本任务变为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 探究:这些改革家们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代表?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思想主张? 管仲、李悝——法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吴起——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 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