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思考: ①内、外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商王是如何通过双轨制来控制联盟实际权力的? ②结合“知识链接”分析为何商代“人殉”、“人葬”现象较为普遍? 补充: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制度”的区别? ④西周的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有什么不同? ⑤分封制与宗法制 关系如何? ⑥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4、理解:《大宗、小宗示意图》 主体知识 问题思考 学生发现 3、 4、评价: 5、强化: 5、总结: ①西周为遏制商人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归纳“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西周是如何通过宗法关系加强周王权威的? 6、提炼:西周分封的原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知识运用: 1、下面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 《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燕召工公世家》:“召(shao)公奭(shi)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商,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顓頊(zhuanxu)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 请分析,上面西周封侯的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同时思考,当时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2、(1996年全国高考题)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 ②利用血缘纽带与分封制度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4、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国家机器 C、普遍实行分封制 D、压迫奴隶和平民 5、在西周分封制下,各封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有:①服从周王室的政令,重要官职任免要报周王批准 ②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③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 ④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简述西周分封制概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