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
    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
    其作用: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王国的诸侯权力很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了对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威胁。如: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淫逾制,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与中央政权对立等。)
    黄老之学由盛转衰的原因:
    主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汉的国力强大,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不再安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建立强势国家。
    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汉武帝时,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开始受到统治者青睐。
    教材小字部分补充了景、武帝时期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争论,展现了这一过程的激烈与残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1.背景(结合黄老之衰落的原因作简单介绍)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先秦儒学并不是新儒学的唯一来源,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宣扬大一统思想)为基础,吸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
    主要内容:“天人感应”——是新儒学的基础
    ①君权神授论: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汉武帝专制集权政治需要。
    ②天谴论: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如地震、冰雹等)进行警告。所以,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统治才能长久。
    影响:“天人感应”的学说,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但是,它的君权神授的思想赋予了君主崇高的权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也包含了限制君权,维护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3.影响
    ①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从文化史上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插图《授业图》介绍了汉代经学的发展
    课后探究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有人认为,汉儒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转而向专制统治妥协。也有学者认为,汉儒的这种变化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政者的承认,当它在取得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后,仍致力于继承先秦儒学的批判精神,置天意于天子之上,给封建帝王的专制实施一些约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