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改革失败的原因
    (1)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3)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2.过程
    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3.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四、苏联解体
    1.时间:1991年12月25日
    2.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综合探究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2.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你认为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的改革有何借鉴?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