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2 [教学目标] 1、知道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百科全书派的主要贡献;理解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2、通过对相应史料的阅读分析,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的的讨论,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必要性。 3、通过对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进步思想的学习理解,使学生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使学生形成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人文情怀。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 说明: 1.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极其丰富,如“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自由、平等”等,了解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理解启蒙运动本质的关键,是认识启蒙运动价值的前提。故为重点。 2.启蒙运动的背景相对较抽象,需要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怎么会对社会政治思想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知识基础,这些对高一的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为重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1)展示材料一(图):关于“先贤祠”及其中“卢梭的棺木图”的材料 老师描述“先贤祠”及其中“卢梭的棺木图”, 导入新课。 本环节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先贤祠又名万神殿,坐落在古老的号称“法兰西文明摇篮”的巴黎拉丁区, 这座建筑是供奉伟人的,门楣上镌刻着的“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卢梭是最早被供奉在这里的作家。法国人为卢梭选择了非常精美的棺木,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象征着卢梭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卢梭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2)破题:Movement of Enlightment 17-18世纪 欧洲 “启蒙”含义:用理性的光芒战胜愚昧,战胜传统偏见,战胜虚妄。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他们发起启蒙运动是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种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如果上帝的意旨已经不可靠了,那么封建制度下的所谓神授王权、特权也就失去了依据。 17 世纪的欧洲盛行这种思想。那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究竟要引导人们去做什么呢? … … 2、阅读分析材料1——5(见资料附录),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本环节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使学生提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展示材料二、三:关于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材料 讨论、回答问题:材料二、三反映了英法两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怎么样?和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启蒙运动发展的经济基础。 2)展示材料四、材料五:关于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材料 讨论、回答问题:以上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英法两国怎样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有什么关系?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 3)展示材料六、材料七: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材料 讨论回答问题:材料六、七、八中“永恒的定律”是什么?“小动物”是指什么?牛顿对于启蒙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永恒的定律”:物质世界,太空宇宙有着自身的运动法则、规律 “小动物”:人类 17 世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说明物质世界,太空宇宙有着自身的运动法则,这使一些有头脑的人不禁思考:自然界的运动有着科学的法则,人类社会也应该有自己运行的法则。这种法则是理性的,而不是“神”和拥有特权的人的胡言乱语。 宇宙间有它的公道存在,社会中也应有它的天然公理。要想不“奇异”,就必须遵循自然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推翻依靠封建宗教神学作为精神支柱、已违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封建制度。启蒙运动正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4)启蒙运动背景小结: 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