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哪一类国家主导的?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第三世界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发展中国家 16、知识经济最先在哪一国形成? A、日本B、英国C、美国D、中国 1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B、知识经济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C、知识经济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的特点 D、知识经济是冷战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英国 1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局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9、世界多极化趋势 A、有利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B、使第三世界政局动荡 C、使美国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D、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20、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并不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B、有利于欧洲各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C、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D、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21、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的多强是指 A、美、日、欧盟、中、苏B、美、日、欧盟、中、俄 C、日、欧盟、中、俄D、美、日、欧盟、中 2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出的深层矛盾有 (1)民族矛盾(2)种族矛盾(3)宗教矛盾(4)领土矛盾 A、(1)B、(1)(2)C、(1)(2)(3)D、(1)(2)(3)(4) 23、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 (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2)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对比暂时出现失衡,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3)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冲突(4)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成为美国插手别国事务的工具 A、(1)B、(1)(2)C、(1)(2)(3)D、(1)(2)(3)(4) 24、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意部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家是 A、俄罗斯B、印度C、美国D、欧盟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B、区域经济集团化 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D、知识经济 26、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1)市场经济制度(2)新科技革命(3)国际金融的发展(4)跨国公司 A、(1)B、(1)(2)C、(1)(2)(3)D、(1)(2)(3)(4) 2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1)提供了发展机遇(2)处境并非总是有利(3)面临压力与挑战(4)是一柄双刃剑 A、(1)B、(1)(2)C、(1)(2)(3)D、(1)(2)(3)(4) 28、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欧盟 29、下列组织或集团中国已经加入的是 (1)北美自由贸易区(2)世界贸易组织(3)亚太经合组织(4)欧盟 A、(1)(2)B、(3)(4)C、(2)(3)D、(1)(4) 30、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第三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 3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发展中应关注 A、和平与发展的关系B、理论与行动的关系 C、发展与环境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33、当今世界中,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关系是 A、相互对立,相互排斥B、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C、相互影响,相互学习D、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34、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格局形成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D、南北差别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35、两极格局瓦解后将要建立的新格局,同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两大国际格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不由主要的战胜国主宰确立B、需经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 C、要通过大国间的斗争和妥协D、最终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36、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拒绝批准,实质上是 A、尊重各国进行核试验的权利B、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准备进行核试验 C、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减少核战争的威胁D、消灭核战争 37、下列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是 A、国际组织的建立B、国际贸易增长缓慢 C、生产国际化大大加强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 38、下列哪项不是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因素 A、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B、现代科技的发展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D、各国经济依赖加深 39、自从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已发现疯牛病和口蹄疫。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和口蹄疫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 40、有关专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更多的将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打鱼吃小鱼”。“快鱼”之所以能吃掉“慢鱼”,是因为“快鱼” A、产品创新速度快,更能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B、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C、技术更先进,劳动生产率更高 D、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41、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贫铀弹的使用多达94万枚,欧盟各国反映平静,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时使用贫铀弹却遭到欧美的反对,这种不同态度表明 A、贫铀弹也是核武器B、贫铀弹不是核武器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D、人权不单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 42、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继续开发并部属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甚至以退出《反导条约》相威胁。这并不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问题的最大障碍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D、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43、1999年,中美就关于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定;2000年10月,美国总统又正式签署关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下列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想利用中国进一步控制亚洲事务和亚太地区经济 B、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C、中美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都很重要 D、美国是西方最重要的国家,其科技力量是最先进的 44、2000年6月,朝韩首脑举行首次会晤,持续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朝鲜半岛问题终于开始解冻。这表明 A、地区性冲突将不复存在B、缓和是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趋势 C、中国面临的地区性竞争会有所缓和D、不同的社会制度完全可以融合 45、中国政府积极努力使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因为此举 A、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B、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C、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D、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46、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