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1)政治条件:明清之际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欧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内容: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4)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还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 【典型题例】 1、由拉斐尔创作的《椅中圣母》中的圣母善良质朴, 和蔼可亲,这 从根本上体现了( ) A 人文主义精神 B 圣母对人类的关怀 C 圣母心灵的美好 D 对封建神学的批判 【解读】此画中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取代了传统的神圣的、庄严的偶像, 圣母成了拉斐尔表现理想的女性美 的化身。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镜是心灵的窗口, 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画中由圣母、小耶稣和小约翰三人组成的和谐的圆形构图,体现了拉斐尔娴熟的构图技巧。圣母形象体现了人性的柔美和高尚,体现了崇尚人性美的人文主义精神。 【提升演练】 1.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2、(2007年山东•1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4、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5、德国文学家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旧时代和新时代是肯定了伏尔泰和卢梭的什么主张? A、抨击天主教会,提出社会契约论 B、反对等级制度,主张天赋人权 C、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 D、倡导君主立宪制,废除私有制 6、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这一思想与14世纪西欧盛行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A、以仁爱之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追求现实社会的享受 C、强调稳定秩序,长治久安 D、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7、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9、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的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人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表达了欧洲人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10.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1、(2007年广东•27)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 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 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