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新中国的诞生及世界历史意义: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其世界历史意义:a.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逐步走L社会主义道路,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及其作用:①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很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至此,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蒙占等12国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②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对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③到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间原有的合作遭到破坏,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赫鲁晓大的改革:
    ①背景:a.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局一度动荡,后来,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b.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听取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会后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②改革内容:农业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工业方面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③结果: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1964年开始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②工业方面,前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仍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③执政期间,军备力量大为增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④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六、东欧的变革
    (1)南斯拉夫:①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处境十分困难。②摆脱了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③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和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渐尖锐起来。
    (2)波兰:①1956年发生波兹南事件。②哥穆尔卡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③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末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3)匈牙利:①苏共“二十大”后,人民强烈要求改革。②国内反共势力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发动武装暴乱,酿成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③卡达尔实行一些新的经济政策,从1968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4)捷克斯洛伐克:①60年代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党内斗争激烈。②1968年,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捷共颁布《行动纲领》,捷进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新时期。③8月,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中断。
    七、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2)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