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 世界文化遗产(1998) (2)提问2乾隆为什么修建清漪园?慈禧太后为什么能两次重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乾隆和慈禧时期整个中国的状况 2、引导回顾学习过的近代史有关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分析, 3、使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带来挨打。 二、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教学建议: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增加直观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一些有趣味性的知识。讲解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建议选择以下作为重点景区介绍: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居住区:玉澜堂和德和园。 建议讲述以下两个内容:①1898戊戌变法:光绪在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在玉澜堂召见袁世凯,变法失败被囚禁在玉澜堂。 ②国粹京剧,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是如何崛起的? 18世纪末,为给乾隆帝祝寿,安徽的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流传入京,同徽班合作,徽汉两调逐步融合,到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的剧种,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原因:①唱腔、表演、念白、武打等方面超过了以往各个剧种,吸引了观众。②清朝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也喜爱京剧,贵族官僚不断把戏班招到家中演唱,都促进了京剧的发展。[来源:高考资源网] 三、游览区的迷人景色 教学建议:展示有关教学图片并适当补充史料,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史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中的“主要景观“: 景区 主要景观 特征 万寿山前山。 长廊佛香阁与智慧海 华丽宏伟 昆明湖 西堤十七孔桥文昌阁清晏舫 辽阔 后山后湖景区 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 优雅恬静 教学建议:重点选择整个昆明湖景区来分析,作为案例,学生以此作为参照,分析另两处 景区的特征 出示乾隆的《万寿山昆明湖记》 问题:乾隆自述扩建昆明湖的主要目的和后果十什么? 主要目的是为了兴修水利,后果是昆明湖的深度和广度比以来增加两倍,并和城里的护城河相通。护城河的水量充沛,利于漕运,也增加了西郊的灌溉面积。其次 乾隆为母亲祝寿,修成寿桃型湖泊。 出示昆明湖的景观图片, 问题:总结昆明湖景观的特色? 具有杭州西湖风格,江南园林的景色,还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即借园外之景为园中之景。 小结:陈毅《颐和园划船》 问题: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历史价值?[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是建筑史上的宏伟剧作;是园林艺术上的百科大全;是个人工水库 七、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明清宫殿、皇家园林、陵墓体现了( C ) ①皇权至尊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③封建王朝的蒸蒸日上 ④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颐和园是近代历史的见证,晚清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或发生在在颐和园,或决策于颐和园。请阅读下列关于颐和园的介绍:[来源:高考资源网] 姓名:颐和园 曾用名:清漪园 别名:夏宫 年龄:约250岁[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住址:北京西郊 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 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简历: (1)清乾隆工程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 (3)慈禧重建(1888) (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慈禧再次修复 (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 世界文化遗产(1998) (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颐和园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 [来源:高考资源网] 材料二 图一 慈禧太后画像 图二 德和园 (2)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它是如何崛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