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教学指导意见(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基本要求
    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发展要求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3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了解,更好地评价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
    “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圣雄甘地
    基本要求
    简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以“非暴力抵抗基地”、“‘文明不服从’运动”、“阿姆利则惨案”、“‘食盐进军’”等史实来把握和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说明
    本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3课时教学。
    1.可以必修1、3中的相关知识导入,帮助学生回忆孙中山的重大活动和重要思想,为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2.可引导学生提炼“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的线索,归纳孙中山的主要历史活动。
    3.运用相关文献史料和历史图片等,结合教科书中的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4.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如通过对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素质等。
    5.可用列大事年表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以形成历史脉络,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精神品质。
    6.结合甘地的主张和实践等内容,运用生动的历史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含义并作简要的评价。
    7.援引相关文献史料,结合教科书的表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8.引导学生认识到亚洲各国对争取独立和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课标内容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等。知道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会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1专题八“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有关内容,把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内容与理论贡献内容结合起来认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还可以把本课内容与第二课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学习。
    “流亡中的贫困生活”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本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基本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说明
    教学时可以联系必修1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和必修2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列宁的主要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等。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年轻的反叛者”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基本要求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体会毛泽东的革命探索精神和求实品质。
    发展要求
    认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说明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认识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