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09年11月修订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智慧与创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以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以上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它是通过六个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课标内容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基本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发展要求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说明 教学本课应与必修1中“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相联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运用疆域图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注重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基本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 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 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入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基本要求 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展要求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说明 教学时要史论结合,从具体的措施入手分析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少年皇帝”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5课时教学。 1.教学过程中可联系必修1专题一中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上述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中可对上述三位重要帝王作比较分析,寻找其共性和个性,让学生感受这些历史人物的非凡才智。教学中还可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谈谈历史的借鉴意义。 3.教学中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感受三位帝王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维护、促进国家的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贡献的使命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