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 孙中山的一生 第1阶段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 大事记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 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 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 认识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 第2阶段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从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 大事记 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 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认识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 第3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大事记 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 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 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 认识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 2、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的三次伟大转变——与时俱进 三次转变 时代背景 革命思想 时代影响 弃医从政 晚清腐败、 民族灾难 转而革命 幻想破灭、 甲午惨败 三民主义 推翻满清、 结束帝制 联俄联共 共和屡败、 十月革命 新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 反帝反封。 (由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 3、孙中山一生的贡献(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①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 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⑥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⑦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其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4、孙中山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5、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毛泽东 •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列宁 •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鲁迅 •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 总结语: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责任。光明在前,任重道远。我们不能懈怠,我们仍需努力。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