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术语: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精神、格言、名言。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它提倡一种敢于竞争,不断进取,永远向上的精神,反映奥林匹克运动的进步性。“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运动基本出发点和目的,而“更快、更高、更强”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方式。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它也是对奥林匹克格言的补充,强调的是参与精神。 利用教材“学习延伸活动”中的探究活动,体会“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含义:结合本课文,并进一步查找资料,谈谈你怎么看待参加奥运会与夺取金牌之间的关系?学生探究举出一两个多次参加奥运会却从未与金牌结缘的运动员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如果你是这个运动员,还要不要继续参加奥运会,参加或放弃的理由各是什么?没有取得金牌是不是就是失败者?引出奥运会倡导的重在参与。优胜者只是极少数,特别是今天的体育水平发展得相当高,许多运动员是不能取得冠军的,但他们是“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他们同样获得许多收获:如通过平日艰苦的训练,身体得以锻炼,意志得以磨练,通过参赛,在激烈的争夺角逐中,已充分体现自己的实力和价值,运动员技战术的精妙、身体的健美,都留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所以,训练、竞赛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举例:有些运动员为取得成功不惜任何代价,以致使用兴奋剂来提高成绩,从而破坏了奥林匹克的思想,危及运动员生命,也影响了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体坛的声誉,世人对此深恶痛绝,国际体育运动也遇到严重的危机。另一方面,对金牌的追求仍然是需要的,既然是竞技体育,就有名次的争夺。对目标的追求是更快、更高、更强,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只有在与对手不断的角逐与合作中,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人的自我潜能才能被彻底挖掘。 本课内容总结: 黑格尔说:“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这句话说明:在吸收东方古老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黑格尔又说:“欧洲人一提到希腊,就立即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句话说明:以东方文化为源头创造发展而来的古代希腊,又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奥林匹克遗址群等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这一海洋文明的成果。爱伦·坡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这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说明:古罗马文化将古希腊文化继承发扬光大,它们一道将欧洲古典文化推向高峰,共同构成地中海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化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用以上三句话概括后得出结论:一是看出希腊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二是从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到现代西方文化,看出人类文化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在交流中融合的,文明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三是原本属希腊文明所独有的东西,逐渐变成为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自由的探究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古代希腊文明对现代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它是一个人类共有的一个遗产。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理解、学习、汲取并保护这一人类宝贵的遗产财富。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① 设计情境导入:希腊歌星娜娜·莫斯柯莉(Nana Mouskouri)、希腊音乐人雅尼(Yanni)以及中国艺术家都曾在雅典卫城举办过音乐会(有条件可播放卫城音乐会的片段),教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偏要选择在卫城举办音乐会呢?导入新课。 ② 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知识导入: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被命名为“蓝色的海洋”(有条件可播放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剪辑片段),寓意着古希腊文明起源于蓝色的海洋──爱琴海,海洋对古希腊的影响是什么?古希腊的文明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诞生的?导入新课。 ③ 设计问题导入:师生回顾历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的传递活动,提问:不管奥运会在哪一国家举办,都要用希腊奥林匹亚取得的“圣火”来点燃,这是为什么?导入新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引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和进行探究活动。 “雅典城邦和雅典卫城”和“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帕特农神庙”参考活动: ① 探究中外古代文明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活动方式:根据上述议题自行确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整理成文,召开班级报告会,相互交流。 ② 讨论:教师选择并展示几幅古希腊、罗马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图片,如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殿等。让学生观察比较建筑的各自特点和相互融合之处,讨论希腊和罗马建筑之间的传承关系。设计目的:希腊建筑是列柱形式,罗马主要是列柱加拱形结构的建筑风格。理解希腊建筑对罗马建筑的影响。 ③ 讨论: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对今天建筑的影响是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所见所闻,举出受到古希腊建筑影响的当今建筑的例子,加以说明),教师可结合欧美近现代建筑一些实例如大英博物馆、勃兰登堡大门、纽约的海关大厦等建筑加以补充。加深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设计目的: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在观察比较后,分析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的能力。 ④ 讨论:精选并出示若干幅希腊雕塑艺术品图片:例如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神像、米罗斯的美神阿芙洛狄特(罗马人称之为维纳斯)、拉奥孔群雕、米隆《掷铁饼者》,体会鉴赏古希腊雕塑之特点,用语言描绘:你觉得它们美在哪里?设计目的:培养鉴赏艺术品的能力并将感受表达交流出来。 ⑤ 讨论:维纳斯是学生熟悉的作品,后世许多人尝试复原她的双臂,但复制品在原作面前都黯然失色,今天电脑也可将维纳斯的臂膀恢复出来,并且还能动,但感觉也不自然,讨论这是为什么?设计目的:其一进一步体会维纳斯艺术的魅力(由于雕刻得姿态栩栩如生,解剖得无懈可击,所以躯体虽残缺,却仍然给人以完整的美感),其二许多杰作具有永恒的魅力,后来者无法企及。其三通过“以残缺美”闻名于世的维纳斯像,使学生意识到残缺能诱发人的遐想,给人提供一种想象的空间。 ⑥ 分析回答:通过古希腊艺术品,分析艺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设计目的:艺术作品取材于当时生活中流传的神话或英雄人物的故事,另外古希腊人重视体育竞技,他们身体强壮健美,奥林匹亚竞技会上他们是裸体进行竞技的,所以裸体竞技者被看作是人体美的代表,成为古希腊绘画雕塑常用的题材,希腊的雕塑写实性强,无论是雕刻神、英雄还是运动员,都以生活中的人做模特,因此美来自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如《掷铁饼者》艺术品体现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比生活中的人体比例更精确协调、更完美,更具有典型性,能高度概括表现各种情感,所以给人以高度美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教学中注意:美有时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感受,因此因不同时代,理解力的深浅及不同的鉴赏者而异,学生可能在某一作品上产生共鸣,有共同的美的感受,但也有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引导其发现美,逐步提高其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⑦ 概括说出你最想去希腊的一条理由,班级交流,摘录出主要观点。设计目的:学生可从地理、历史、艺术、科学、哲学、文学和体育等各种角度,认识古希腊文明的多姿多彩及古希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⑧ 交流:学生上网(上图书馆)做一次“希腊文化之旅”的虚拟旅行,然后将“希腊文化之旅”的旅程安排在班级交流。设计目的:进一步了解掌握希腊的历史文化,扩展视野。 ⑨ 探究:雅典作为希腊乃至欧洲文明的象征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今天它同样面临着保护文物古迹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问题,查找资料,探究希腊雅典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设计目的: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保护文物古迹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奥林匹亚遗址”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参考活动: ① 竞赛:开展奥运知识小竞赛。设计目的:课下寻找奥运知识资料,课上引入竞争机制,对奥运历史有全面完整的认识。 ② 绘制小报:收集中外奥运历史资料,以《百年奥运史》为主题,制成课件或小报,在班级展示。设计目的:资源共享,加深对奥林匹克历史的认识。 ③ 讨论探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之间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设计目的:进一步认识现代奥林匹克的宗旨和精神。 ④ 交流:搜集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的资料,如会旗、会歌、会徽、奖牌、纪念邮票、纪念章、吉祥物等象征性标志,在班级范围内说说这些标志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是什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怎样的理念?设计目的:认识体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 ⑤ 撰写调查报告: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加以实施。调查范围:学校内不同年级的同学。搜集信息后,进行分析处理,撰写调查报告《中学生对2008年奥运会的关注程度》。设计目的:培养调研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能力,加深对“重在参与”的理解。 ⑥ 雅典是如何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有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哪些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吸收或借鉴的?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在继承中创新的能力。 ⑦ 如何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设计目的:使学生认识三个口号的提出是北京与时俱进,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三者是一个整体,认识其中北京最具优势的就是“人文奥运”。 ⑧ 请结合古希腊历史和奥运历史,点评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我看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请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套开幕式方案──“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要求有创新的理念,新颖的表现方式,既能生动地表现奥运精神,又能充分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设计目的:引发学生对中国古文明文化的深层思考及积极参与奥运会的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雅典城邦和雅典卫城”和“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帕特农神庙”。 讨论:今天希腊雅典卫城已变得不怎么完整了,面对曾辉煌无比的残垣断壁,有人倡议应维修重建进行保护,有人却认为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保护,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从两方面阐述观点:其一:可以维修,但维修不能破坏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是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它原有的风貌,即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修复,如果当前技术达不到,无法复制一些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时,保护它的本身就是保护。其二:遗址是文物,对文物的保护不是重修重建,而是要继续保护下去。例如由希腊建筑师、考古学家、土木工程师和化学家组成的保护委员会并不打算将帕特农神庙恢复到公元前5世纪的状况,专家的目标是稳定它的现状,并将它作为长久以来一直象征着西方文化的一处示范性废墟保护起来,所以,对它已为世人熟悉的外形的任何改变,都必须经过希腊文化部的严格的审核过程。因为,“复原”有可能造成历史信息的混乱和可信度降低,破坏保护对象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是文物的价值所在。基于这样的思想,世界文化遗产雅典卫城,至今基本上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而事实证明,它们作为历史遗迹,向人们传达的内涵,比经过“复原”后似是而非的建筑要好得多。另外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当初是什么样子,也包括它经历的历史沧桑。面对希腊卫城的残柱断壁,这种残缺的美,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美学的意境和价值增加。 案例二 “奥林匹克遗址”一目。 教师给学生提供两段材料。材料一:有人问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健康的重要程度,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材料二:在当时的埃拉乌斯山巅的一处峭壁上,镌刻着这样的格言:“如果你想健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请学生谈谈对材料一、二的体育理解。教师小结:健康是生命的象征,是一切的行为的基础。强壮的体魄是实现一切愿望的保证。基于古希腊人对健康的这种认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最大,所以他们对体育的热爱程度高,追求赞美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美。希腊人认为: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加起来才是有关人的完整理想。用格言号召大家,也是因为希腊人相信: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人首创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原因。导入本目学习。 案例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一目。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哪些规则?(公平、公正)这些规则也是历史的财富。请喜爱足球的学生(或任找一项竞技活动),谈一谈:足球比赛(或任一项竞技比赛)有哪些基本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引出传承友谊、团结、公平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请学生思考:如果赛场上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或有裁判而裁判执法不公正,竞争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局面?使学生认识到坚持竞赛规则、裁判执法严明都是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平在竞技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平体现在比赛的规则上。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事例,如奥运会中裁判偏袒某一方的事例,服用兴奋剂事件等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谈谈遵守或违背比赛规则的结果,体察比赛规则的作用──竞赛规则保证了公平竞争,确保了比赛的公平。避免矛盾的产生,达到友谊、团结的境界。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价值,才会自觉遵守规则,履行监督的职责。 案例四 主题探究式学习法。 第一步:师生就本课内容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希望学到的知识。第二步:师生共同拟定探究主题,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呈现出来:(1)希腊文明是这样形成的,(2)找寻欧洲建筑文化的影子,(3)由雅典遗址修复所想到的,(4)奥林匹克之树常青。如果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也可由学生自主拟定主题。第三步: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第四步:各组在全班汇报研究成果(汇报形式可多样化)。 教学建议: 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主要方法是收集各种资源。特别是大量有关希腊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图册和影视片,以及介绍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书籍。充分感知材料,以达到还原历史、认识历史的目的。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收集各种有关资料是一种能力的锻炼,它可以使学生了解资料的来源、知道有关资料的价值、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也是学习目标之一。 在学习或评价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爱好绘画艺术的学生可勾画出雅典卫城的平面图,或临摹希腊雕塑;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介绍古今奥运历史、奥运趣闻花絮、某一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或所崇拜的中外运动员(说出崇拜他们的原因及成功背后的故事);喜爱文学的学生可写诸如《我眼中的古希腊文明之美》等文章。擅长电脑的学生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突破学习重点难点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