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线索勾勒: 1、 基本线索: 十月革命的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进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意义。 2、 知识拓展: 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那些革命的条件? ① 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低限度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的各种落后性使其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促成了革命条件的成熟。 ③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十月革命前期,列宁就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的俄国爆发并取得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 重点难点: 1、 十月革命的特点: ① 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 ②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2、 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①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②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不同点: ①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则有广泛的群众支持。 ③ 革命取得胜利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 ④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 能力训练: (一 )选择题: 1、 一战期间,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思想,其基本含义为( ) A、把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战争 B、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民族解放战争 C、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利用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危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2、 20世纪初,俄国一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3、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战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