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教案: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四、租庸调制
    1.隋朝租调制和赋役制度的改革
    2.唐朝的租庸调制
    3.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
    五、两税法
    1.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2.实行两税法的目的和两税法的内容
    3.两税法的作用和意义
    4.两税法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备和积极作用与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及其作用和意义;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本课难点:府兵制的崩溃;两税法的局限性。
    课时和教具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分析
    讲本课前,教师通过概括介绍本课教材的整体内容导入新课: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他们一方面承袭、发展或完善了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制度,如府兵制、租调制等;一方面又创立和逐渐完备了一些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募兵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这些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二、三省六部
    是本节重点之一。
    讲第一个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三省六部制始于隋而发展、完善于唐。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出:(1)三省的职能及其长官;(2)六部的职能。教师要明确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机构。文献资料均可让学生课上阅读,以加深学生对三省六部制内容的理解,并为下面分析此制度的作用奠定基础。讲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和长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讲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
    2.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由于上面的讲述已为分析这个问题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师在此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概括为: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为本课另一个重点。
    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①科举制产生的背景──让学生讲述曹魏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关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教师将其归纳为: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势力日益强盛,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到了南朝末年,随着士族势力的衰弱,庶族势力日渐兴起,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②科举制的兴起。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创立过程归纳为: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③科举制的完善。最后,教师将其发展过程归纳为:唐承隋制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且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小字部分重点介绍考进士科为何受到重视及考取情况,加深学生对科举制的感性认识。因为本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对学生来讲较枯燥、单调,不易理解。以上均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以调节课堂气氛。
    讲述第2部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举制的进步作用:①抑制士族门阀势力;②扩大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④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教材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了科举制对我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历朝沿用”。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一目,要求学生了解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时间(隋炀帝时),理解科举制在唐朝的发展情况和科举制的作用、意义。
    四、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介绍了隋唐军事制度的变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