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板书)
    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光有加工厂,没有原料,怎么能生产出产品来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这又说明了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
    而人脑是如何反映客观事物呢?
    (多媒体显示下列情景)
    “水滴石穿”风化的石头
    在空谷喊叫有很大的回音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客观事物对外界刺激不会无动于衷,总会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
    人的意识的“反映”也是一种反应,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就会留下印记。不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直观的等同,它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所谓“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开了客观事物,人脑就会是一片空白,是无所谓“反映”的,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这个问题:
    (1)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板书)
    [师]请大家列举出一些正确的思想意识。
    [生]邓小平理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
    [师]它们为什么是正确的呢?
    [生]因为它们与客观事物相一致,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师]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师]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上帝、鬼神并不存在,可是人们头脑中却有上帝观念和鬼神观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鬼神观念,上帝观念是错误的意识,它们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师]鬼神观念、宗教观念是头脑中自生的吗?请看下面一段话(多媒体显示)
    鲁迅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先生的这说话说明什么?
    [生]尽管鬼神现实中不存在,在人们观念中的鬼神形象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师]也就是说,鬼神观念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鬼神的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只不过人们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在观念中进行加工形成了鬼的形象。无非“就是在常见的人头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错误的思想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再结合课文P15小字部分来加深理解)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个“龙有九似”的典故:“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龙”,那么“龙”的观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龙”的观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当时人们为了表明自己祖先的强悍,就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运动身上择取其优,逐步创造了“龙”的形象。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东汉人王府曾指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它在天上能飞、地上能跑、海中能游,集海陆空于一身。因此,就“龙”的整体来说它是超现实的,但就其各个部分来讲又都能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创作它的“原型”。可见,“龙”的观念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拼盘”而成的歪曲反映而已。好,回过头来,我们想一想什么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
    (学生很快就在书中找到)
    归纳如下:(多媒体显示)
    正确的思想意识——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错误的思想意识——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两者相比,区别在哪儿?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意识的反映不是直观的等同,它既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无论是具体的感觉,还是抽象思维,都离不开客观事物——
    (2)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可让学生讲一下“望梅止渴”的故事
    问:士兵们一听前面有“梅”,口水就上来了。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客观存在“梅”的具体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假如士兵们根本不知道梅为何物?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呢?可见具体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许多概念、观点、规律、原理,都很抽象,它们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那么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
    譬如商品这个概念从何而来?
    若现实生活中没有形形色色的商品,没有商品交易活动,会有商品这个概念吗?正是由于商品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市场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实际情形作用于我们的头脑,就会形成关于商品和商品交易的活生生的形象。然后,根据这些客观事实,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进一步形成商品概念,抽象出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商品的更为深刻的反映。
    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测未来,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现实的客观世界。
    (3)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板书)
    [师]我们的学校怎么样?
    [生]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与认识呢?
    [生]这是事实,我们学校有气派的教学楼,有一个美丽的花池,校园绿化好。
    [师]“我们的学校很漂亮”这种认识与感受,正是这些状况作用于我们的头脑形成的反映。
    这个问题,相对好理解。那么对过去的认识与思考是源于何处呢?是否来源于客观事物呢?譬如,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这个认识是怎么来的呢?
    [生]它源于中国的历史,历史留下了许多文物、文字、资料等。
    [师]我们说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为什么?
    [生]这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量史实告诉我们的。比如圆明园的遗址是其中的一个明证。
    [师]这样的事例还不少。可见,对过去的认识与思考也离不开客观事物(当时的客观事物)。
    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还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师]接下来,大家再考虑一下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想一想:“没有共产常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结论,概括来说,是哪些历史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好。回顾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从鸦片战争的烽火到甲午海战的硝烟;从“公车上书”的壮举到戊戌六君子的暴死街头;从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哀惋到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长叹,从太平天国的风起云涌到义和团运动的潮起潮落;从芦沟桥的枪声到渡江战役的号角;从一次次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到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无不向我们昭示这样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人的意识又具有预见性。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样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大家对此看法不一,现在让我们来看一则材料(多媒体显示)
    笔尖上的发现
    1781年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后来人们通过观察记录了它的运行轨道,但却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有较大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之外可能还有一颗行星,由于它的作用才引起了实际轨道与计算轨道的差异。青年学者亚当斯和斯维列分别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有关规律,对天王星的实际轨道进行分析,计算出那个未知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晚上,加勒在斯维列指出的位置附近观察到了那个“笔尖上计算”出的行星——海王星。
    这则材料说明什么?
    [生]海王星的发现不是靠随意推测,而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推算出来的。
    [师]海王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以前没有发现而已。后来人们对海王星的位置作出科学的预见,这种科学的预见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事物的已有状态,人们对未来的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仅对自然界的科学预见是这样,对社会的科学预见也不例外。
    (这里可引导学生举例,发言)
    [生甲]马寅初早在1957年就对中国人口问题作出科学预见,提出了正确的建议,这个科学预见来源于中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客观情况。
    [生乙]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根据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具体实际,对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了科学的预见。
    [师]大家谈得很好。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先声”犹如“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同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科学预见呢?这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当时世界的革命形势等实际情况。
    [课堂总结]
    本课时主要讲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意识,意识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它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也充分说明意识不能离开客观事物,意识根源于物质,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板”,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上不可能是一张白板,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他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体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上述论断说明
    A.人脑天生就具有意识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C.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3.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电脑与人脑的功能将趋于一致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写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啊,面对空冷的月宫,嫦娥姑娘怎不感慨万千、迫切想回到美丽的人间呢?结合哲学知识回答4~5题。
    4.对“嫦娥飞月”这一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它正确表达了人们上天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B.它是发射人造卫星的理论先导
    C.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世世代代的梦想
    D.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5.从“嫦娥飞月”到“碧海青天夜夜心”,说明
    A.人类社会已今非昔比
    B.意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办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6.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反映”,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C.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7.看漫画回答问题:如将右图中影与物的关系,比喻为思想与事实的关系,那么这幅画表明
    A.思想是对事实在反映
    B.思想与事实总有出入
    C.事实对思想有决定作用
    D.思想对事实有反作用
    在高事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电脑是人的思维的延长,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成果之一,它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生产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生活面貌。据此回答8~9题。
    8.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电脑软件已经普遍作为一种商品出售,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D.购买软件的货币
    9.电脑以其卓越的性能,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如两名美国科学家用电脑做成了200亿个逻辑判断,终于证明了“四色定理”。这一事实说明
    A.电脑能模拟人脑的思维
    B.电脑思维将指挥人脑思维
    C.电脑思维将超越人脑思维
    D.电脑思维能完全代替人脑思维
    答案:1.C 2.B 3.B 4.C 5.B 6.B 7.ABC 8.B 9.A
    二、非选择题
    10.辨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是物质的,因此,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答案:(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产物。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所以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这是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2)人脑是物质的,但不能说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因为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不能自行产生意识,意识的内容和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板书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