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属性,但又存在着差别。人在“自保”中受理智、社会道义上的支配。因而把“自保性”说成是人的本质,用于证明“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 (3)“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个人利益作为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有的,而自私观念只是私有制产生之后才有的一种思想观念。就思想体系来说,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因此,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起来是不对的。 (4)“人性自私论”不符合历史与现实。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涌现过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 (四)总结、扩展 总结:本课时主要讲了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扩展。探讨人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是什么?首先,它指的是人类共同本质特性,而非单个的、具体的个人特性。其次,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指人的现象特征(如个子的高矮、胖瘦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第三,本质属性并非惟一属性。除本质属性外,人类还有自然性等其他属性。 (五)板书设计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的自然属性。 (1)表现。 (2)作用。 3.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 (1)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2)它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5.“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1)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 (3)它错误地把正当的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4)它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