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乃华 审核人:沈光荣 [ 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 考试说明:第I卷答案(1-17题)涂写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18-27题)抄写在答卷纸上。 (I卷51分) 一、基础知识(完成1-9小题,27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龟(guī)裂 逶迤(wēi yí) 白芨(jí)浆 殒身不恤(xuè) B、老趼(yán) 蓑鲉(suāi yóu) 宿舂(cōng)粮 期(qī)功强近 C、缂(gé)丝 扃牖(jiōng yǒu) 齐彭殇(shāng) 猥(wēi)以微贱 D、呱呱(guā) 缧绁(léi shì) 槲(hú)寄生 长歌当(dāng)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菲薄 菲红 蜗角虚明 不足为其 B、廖落 激湍 情随事迁 偃仰啸歌 C、谍血 濒临 日簿西山 举案齐楣 D、汲取 俯瞰 熟视无堵 飘洋过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___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②任何人间理想都___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__的伟大呵! ④匐匍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____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 A、遏制 抚慰 惊心动魄 悄无声息 B、遏制 安慰 惊天动地 蹑手蹑脚 C、阻止 安慰 惊心动魄 蹑手蹑脚 D、阻止 抚慰 惊天动地 悄无声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而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针锋相对。 B、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无法从现有的国际法、一国之法来判定非法行为。我们的法律在这些新问题面前变得无所顾忌,或无能为力。 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D、被誉为“华夏居民第一宅”和“山西紫金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B、我经常获得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创造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C、与几何路网和铺装及机器的对比,白茅、象草和莎草成为营造公园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之一。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下降的原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B、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沉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大概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 C、以“基因图”作为生活中饮食起居的《参考书》,使我们的生活方法和生活环境与我们的基因更为和谐,这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的寿命。 D、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不知道谁抄袭谁? 7、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文王拘而演《周易》。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翱翔蓬蒿之间 9、下列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之二虫又何知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旬有五日而后反 ⑥悟言一室之内 ⑦虽趣舍万殊 ⑧而御六气之辩 ⑨仲尼厄而作《春秋》 A、③⑥⑨ B、①④⑦ C、②⑤⑧ D、②⑥⑨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真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集体协作中进行的,需要有善于同他人协作的品德和能力,需要人们遵守规则,讲究信誉。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 专家的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项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据20%—30%,人格要素占70%—80%。由此,人们对德才兼备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在重视智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情商的提高。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情绪、品质和人格素质。它包括个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了解自身感受、能够控制冲动和情绪波动、理智行事的能力;面对各种艰难考验时能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能力。如果说智商测量的是你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情商测量的则是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否成功。可见,青年人在走向成才的奋斗中,既要开发智力,更要养成健康人格。智商如同飞鸟的双翅,情商有如翅上的羽毛,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 10.应聘者对某题交白卷却被录用,这件事重在说明什么?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 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C.只要保守秘密就能获得成功。 D.人格品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11.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失去了双翅,羽毛也就无所依存,一无所用了 B.如果失去了羽毛,鸟儿也就空有双翅而毫无作为了 C.正是有了羽毛,飞鸟才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D.双翅与羽毛相辅相成,将飞鸟托上那蔚蓝的天空 1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没有智慧,但绝不可以没有道德。 C.道德的缺陷常可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D.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不可填补。 13.根据文章进行推断,下面全属于“情商”较高的一项是( ) A.感情丰富,多愁善感;不求闻达,知足常乐。 B.宽容大度,善解人意;遇事果决,遇变不惊。 C.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求闻达,知足常乐。 D.知识渊博,学富五年;行事果决,遇变不惊。三、阅读《史记·伯夷列传》选段,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好其繁声②。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③,以乱雅颂④,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注】 ①洽闻:见多识广。②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 ④ 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清行致称 致:得到 B、不与席而让之曰 让:责备 C、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拜:拜见 D、而今数进郑声 进:演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遂去,不复与言。 B、 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望能以忠正导主 臣以供养无主 D、 弘闻之不悦 之二虫又何知 16、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项是( ) ①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②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 ③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 ④谭见弘,失其常度 ⑤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1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面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 B、 桓谭受到宋弘的责备后,在朝廷宴会上,当光武帝命他鼓琴时,他见到宋弘而“失其常度”,说明桓谭仍有羞耻之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C、 宋弘多次举荐贤能,同时又是一位不循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的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II卷109分)四、(24分) 18、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课文默写下面的句子。(10分,每空1分,错1字不给分)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②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③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④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逍遥游》 ⑤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渔父》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①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分) ②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8分) 谈生命(节选) 冰 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峰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蔽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鹂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