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平凡、平静、平和。这几个“平”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运气。但这样的平常状态很容易被清高的、胸怀大志的、哪里也放不下的或多愁善感的人们视为庸俗。 “庸俗”的杀伤力是极强的。和配偶生活了许多年双方都没有外遇,这似乎有点庸俗。饮食起居都有规律,没有酒精中毒,没有服用毒品,没有出车祸又没有患癌症,这是否也有点庸俗呢?没当上模范,没当上罪犯,没当上大官也没当上大款,没当上乞丐也用不着逃亡,没住过五星级宾馆大套间也没露宿过街头,没碰上妓女也没碰上骗子,没碰上间谍也没碰上雷锋,没有艳遇也没有阳痿阴冷,那怎么办呢?庸俗在那里等着你呢。对于这样的庸俗之怨庸俗之叹我一无办法。我在年轻时最怕的也是庸俗——随波逐流、自满自足、害怕变革等。后来,积半个多世纪之经验,我明白了,庸俗很难说是一种职业,一种客观环境,一种政治的特殊产物。商人是庸俗的吗?和平生活是庸俗的吗?英雄主义的政治与大众化的政治,究竟哪个更庸俗呢?小学刚毕业的人批判爱因斯坦,如“文革”中发生过的,其实令人不觉得庸俗呢。莫非庸俗需要疯狂来治疗?而一个人文博士,刚出炉的,摆出救世的架势,或是摆出只要实惠可以向任何金钱或权力投靠的架势,究竟哪个是庸俗呢?真是天知道啊。诗是最不庸俗的吗?有各种假冒伪劣的诗,还有俗不可耐的诗人——我曾刻薄地开玩笑说这种诗人把最好的东西写到诗里了,给自己剩下的只有低俗和丑恶了。画家、明星、外交官、飞行员、水兵和船长这些浪漫的工作中都有庸俗者。正如行行出状元一样,行行也出庸俗。而另一方面滥用庸俗这个说法,孤芳自赏,如王小波说的只会瞎浪漫,则只能败坏正常与正当的人生。庸俗不庸俗主要还是一个境界问题,一个文化素养、趣味问题。与其哀哀地酸酸地悲叹或咒骂旁人的庸俗不如自己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品味,扩大自己的眼界同时理直气壮地在正常情势下过正常的生活。现如今流行一句话,叫做“大雅若俗,大洋若土”。真正的雅并不拒绝至少不对大众、一般、快餐、时尚、传媒、蓝领那样痛心疾首。真正的雅或洋并不会致力于表示自己的与俗鲜谐,特立独行,天高云淡。俗人并不可怕,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方面发展。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以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例如喜爱吃喝,绝非大恶,毋宁说那也是人生乐趣的一部分。因贪吃贪杯而挥霍、而钻营、而丧失尊严、而丑态毕露那就是低俗了,而进一步用大吃大喝为手段结交坏人,共谋犯罪,巧取豪夺,违法乱纪,那就不仅是恶俗而是罪恶了。而如果是自己吃完了立刻抨击吃喝呢?至少,也还可以提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建议: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宇宙地球,是争夺冠军还是清理厕所,是花样无穷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点缀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的与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这比孤芳自赏自恋自迷强得多啦。(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有删改) 16.根据第二段内容,再写两个带“平”字的、表现幸福运气的词语。(2分) 17.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8.什么是俗?什么是庸俗?作者是怎样看待它们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6分) 19.末段画线句写得很有特色,有人叫它“王蒙体”。试谈你对“王蒙体”的认识。(4分)四.(共40分) 20.作文(40分)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是赛场的呐喊声,还是父母的叮嘱声?请你以“牵动内心的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答 卷重要说明:选择题请按照题号做在答题卡上。题目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7. (3分) 21格二. 11. 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2分) 12. 引以为流觞曲水。(2分) 13.( 2分) ; 。 14. (3分) 15.(5分,每小句1分) ① (李密《陈情表》) ②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③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 (庄子《逍遥游》) ⑤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 16.(2分)① ② 17.(4分)方法: 作用: 18.(6分) 19.(4分) 四.(共40分) 20.作文(40分)做在背面作文稿纸上。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1. A 2.D 3.B 4.B 5.D(A“中国海军索马里海上护航编队对美国的护航编队刚刚进行了互访”中的“对”应为“和”;B“一切幸运都绝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并非没有希望”一句应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C“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应为“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作用”) 6.C 7.例:1)像爱护自家的车一样爱护公家的车。2)爱祖国 爱杭州 爱公共自行车 8.D其,大概,表推测。 9.C束,①捆扎②绳子③书夹子。 10.B 11.怯懦的人如果仰慕节义,又何处不能勉励自己为节义献身呢? 12.汲引清流激湍,用作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 13.暮春(1分),怨别(1分)。解析:“草漫漫”、“春事晚”以及“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文字都表明此时已是暮春。“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形式刻画倚阑人凝眸深思的形象,第三句借“燕子不归”道出倚阑人心中思亲之情。 14.这两句诗寓情于景(1分)。描绘了眼前浓郁而迷蒙的暮春之景:燕子还没有回家,而美好的春光将尽;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1分)抒发了倚阑人无尽的怅惘与哀愁。(1分) 15.①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②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③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④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16.(2分)例如:平安、平顺、平实、平易、平心静气等。以下酌情赋分。 17.(4分)运用了排比、设问、夸张等修辞方法;说明“庸俗”的杀伤力极强,也证明了这种做法的荒谬。(写出某种方法得1分,正确说明作用得3分) 18.(6分)俗就是平平常常;(1分)庸俗就是随波逐流、自满自足、害怕变革。(1分)作者认为俗并不可怕,有时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和运气。(2分)作者拒绝庸俗,认为庸俗与否是境界问题,要避免庸俗的办法是培养审美能力。(2分) 19.(4分)特点:一口气推出许多具体的意象,形成了铺张扬厉、潇洒自如的并置式叙述话语。(2分)作用:使话语节奏明快、形象可感,并使话语有一种延伸滚动的活力。(2分) 20.略参考译文:顺治七年的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生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我醒悟了,觉得摆渡人说的话合乎道理。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走投无路处在困窘境地而找不到归宿的人,大概就像这样的吧,大概就像这样的吧!(文章把渡者的忠告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