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第1小题至第8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9小题至第22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贾(gǔ) 沏(qì)茶 模(mú)板 溘(kè)然长逝 B.广袤(mào) 猥(wěi)亵 体恤(xù) 戛(jiá)然而止 C.采撷(xié) 纤(qiān)细 惩(chéng)罚 鳞次栉(zhì)比 D.悲怆(chuàng) 筵(yán)席 洗涮(shuā) 刚愎(bì)自用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人眼里一亮一亮的,美丽的花朵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济南承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3)截至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A.装点 演练 营救 B.装饰 演习 营救 C.装饰 演练 抢救 D.装点 演习 抢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B. 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 C.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于适应市场竞争。 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D.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大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D.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善,陈孺子之为宰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①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①具以报项王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3分)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他曾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用粗劣的饭菜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常重赏有功之人,但他又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他中了敌人的离间计,贻误了战机。 D.亚父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在路上病死了。 9.用“/”给文中划线的语段断句。 (3分)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 10.阅读下面文段,翻译划线句子。(5分)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1)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2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3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 (2)最后一句中的“闲”字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5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李密《陈情表》) 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 《蜀相》) 三、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8分) 信用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现代社会是建立并运作在信用制度之上的。现代信用制度是在古代信诺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俗民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现代的“信用”与古代的“信诺”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用”字。古代人的信诺是一种人格操守,是由自然经济和人身依附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个人道德品质;而现代人的信用制度则是一种契约关系,是由工商经济和相互依存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互惠制度。古代的信诺只是涉及到少数人的事情,而现代信用制度则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古代人是否守信诺,只会造成道德上的益或损;而现代人不遵守信用制度所受的惩罚主要是经济和法律上的。 现代信用制度,包括信任关系、信用项目、信用卡和各种信用贷款等,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现代信用制度具有加快资金周转、稳定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作用。对个人来说,具有化困难于无形、集众力于一身的社会促进功能。就拿信用贷款来说吧,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资金短缺的时候,不借贷就会失去一次发展机遇,中国不少的知名企业家都是靠借贷起家的。新的观念告诉我们,对个人来说,信用贷款不是消费,而是投资。现代人应该变信贷负担为实现人生目标的阶梯,变信贷压力为坚决履行信用的动力。 社会人群相互的信任关系是推行现代信用制度最基本的要求,是发展信用制度的基础。现代社会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黏合剂,否则就没有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或可靠的朋友。具有信任特质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更容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助力,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目前国内不少人对信用制度还不太适应,助学贷款在大学校园受阻就是一例。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的一种,它的需求量其实很大,可是一些贫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助学贷款打破了小农经济以季、年为基础的自然平衡原则,即便是采用国家贴息的形式,在一些学生家长看来也是“寅吃卯粮”,这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观念所不允许,自然被家在农村的学生家长视为畏途。虽然大学教育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但是鉴于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和还贷压力的考虑,在助学贷款实施伊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无法立刻接受“未工作,先负债”的理念,他们还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国目前实行信用制度的法律条件不够完善规范,社会信用程度普遍比较低,信用风险较大,信贷手续复杂,这些都影响了信用制度全面有效的推行。 13.文章论述了现代的“信用”和古代的“信诺”,对此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古代的“信诺”行为和民俗民德催生了现代的“信用”,它们最根本区别在于一个“用”字。 B.古代的“信诺”讲的是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现代的“信用”讲的是经济上的互惠。 C.现代的“信用”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古代的“信诺”仅是一种哲学理念,它们都与社会经济形态无关。 D.古代人不守信诺,只会造成道德上损失;而现代人不遵守信用制度所受的惩罚只是经济和法律上的,不会造成道德上的损失。 E.文章是从现代信用制度和古代信诺哲学的本质意义、涉及范围、实际结果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者的区别的。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但由于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原因,现代人尚无法接受。 B.现代社会不能没有信用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个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 C.现代人要具有信任特质,要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帮助。 D.现代人不守信诺,法律条件又不完善,再加上千百年旧观念的束缚,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举步维艰。 15.怎样理解信用贷款“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明的阐述。(4分) 16.“他们还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并予以简要说明。(5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