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题至10题),第Ⅱ卷(第11题至22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 分)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生杀予夺 黄粱美梦 君子固穷 四十不惑 B、功亏一篑 巧言令色 雀巢鸠占 文质彬彬 C、道影无名 建德若偷 莫可名状 为丛驱爵 D、不胫而走 坐收鱼利 出尔反尔 游刃有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不跟他商量,他都会穷原竟委,甚至跟你翻脸。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患得患失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领奖台。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句是( ) A、北京律师刘刚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仿绘本作为“物证”,断定美洲是中国人发现的,与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不谋而合。 B、建国后,冯友兰(1895~1990)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册)。 C、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年味儿便一日日浓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年春节回家吗”? D、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5年10月17日,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郑重宣读了我国外交部关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声明,对其错误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B、NBA2006赛季,“石佛”邓肯虽然在与达拉斯小牛队的生死大战中独得41 分,但NBA总决赛仍将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拒之门外。 C、美日最近发表涉及台湾问题的共同声明的原因,其目的是因为他们仍然想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D、欧盟高级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必要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遇害一事立即改变欧盟与叙利亚的关系。 二、(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节选自《我们爱科学》) 5、下列关于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联合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B、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冻成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C、冷热气候变化使石像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D、生物的进攻,人为的破坏,也是使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的主要原因。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这句话说明“石像”若不搬运到列宁格勒,就不会发生“瘦弱”变化。
    B、科学家“对症下药”中的“症”指石像自身的腐烂,“药”指科学家采取的在石像身上涂油脂等措施。
    C、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其目的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主体石像。
    D、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石头会慢慢的“烂”掉。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后又说“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前后矛盾。
    B、铜和铁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石头不具有这种性质。
    C、石头受到“风化作用”的进攻。
    D、石头是慢慢的“烂”掉的,要想它不被“烂”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科学家“对症下药”。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君子慎交游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 比髆(bó):肩并肩 B、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 播越:离散,流亡 C、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 傥:风流倜傥 D、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 款狎:指相互间关系亲密 9、选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无友不如己者 A、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C、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D、 扶危济贫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对原文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本文开篇引用古人的话“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是说历史上的圣贤出现得像从早到晚那么快,像肩并肩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 B、本文引述“墨子悲于染丝”的典故,是想阐述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 C、“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的意思是“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 D、本文末尾引用孔子的话“无友不如己者”,是为了强调“君子必慎交游”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