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4.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玷(zhàn)污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沁(qìn)人心脾 B.庇(bì)护 埋(mái)怨 彤(tòng)云 微风轻飏(yáng) C.莞(wǎn)尔 谗(chán)言 迤(yǐ)逦 契诃(hē)夫 D.怂(sǒng)恿 辖(xiá)制 瘦削(xiān) 碎琼(qióng)乱玉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播出,它采用现代科技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假如每个人都想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已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建造上融入了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比起以往奥运场馆的确卓尔不群,更加璀璨夺目。 D.本来大家都谈得很开心,可是这个人一出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气氛顿时沉闷下来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人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C.陶渊明是北魏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中国田园诗的鼻祖。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转》。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的《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是美学家争辩最烈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能说一个梗概。从一方面说,人品与文品似无必然的关系。魏文帝早已说过:“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刘彦和在《文心雕龙·程器》篇里一口气就数了一二十个没有品行的文人,齐粱以后有许多更显著的例子,像冯延巳、严嵩、阮大铖之流还不在内。在克罗齐派美学家看,这也并不足为奇。艺术的活动出于直觉,道德的活动出于意志;一为超实用的,一为实用的,二者实不相谋。因此,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的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自真纯。“仁者之言霭如”,“辞知其所蔽”。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面。他们的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一篇一什不仅是某一时即景生情偶然兴到的成就,而是整个人格的表现。不了解他们的人格,就决不能彻底了解他们的文艺。从这个观点看,培养文品在基础上下功夫就必须培养人品。这是中国先儒的一致主张,“文以载道”说也就是从这个看法出来的。 人是有机体,直觉与意志,艺术的活动与道德的活动恐怕都不能像克罗齐分得那样清楚。古今尽管有人品很卑鄙而文艺却很优越的,究竟是占少数,我们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双重人格”去解释。在甲重人格(日常的)中一个人尽管不矜细行,在乙重人格(文艺的)中他却谨严真诚。这种双重人格究竟是一种变态,如论常例,文品表现人品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文艺上有真正伟大的成就,他必须有道德的修养。我们并非鼓励他去做狭隘的古板的道学家,我们也并不主张一切文学家的品格上都走上一条路。文品需要努力创造,各有独到,人品亦如此,一个文学家必须有真挚的性情和高远的胸襟,但是每个人的性情中可以特有一种天地,每个人的胸襟中可以特有一副丘壑,不必强同而且也决不能强同。 (选自朱光潜《资禀与修养》) 5.说人品与文品有很大关系,下列理由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艺是思想感情的流露、品德又是思想感情的模具。 B.屈原、陶潜、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他们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 C.伟大诗人的一篇一什,不仅是即景生情的成果,还是整个人格的表现。 D.“文以载道”,说明文品是基础,负载着人品。 6.对于“双重人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双重人格”即人格的不统一,人格的分裂,一个人兼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品质。 B.“双重人格”是心理学的一个观点,是用来解释这种人格分裂的现象的。 C.双重人格者在日常生活上不拘小节,不严格要求自己,在文艺上却严谨真诚。 D.双重人格是一种变态,异常,没有多少普遍性的意义。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品与文品的关系之所以争辩最烈,是因为双方都能举出大量事例,并且都有理论依据。 B.作者反对克罗齐“直觉与意志两不相谋”的观点,认为人是一个有机体,艺术活动道德活动不能决然分开。 C.作者主张做文艺家要加强道德修养,却又反对做道学家,这是自相矛盾的。 D.文学家都要有真挚的性情、高原的胸襟,但是人品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走一条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宗礼,字立之。少贫力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宗礼往问学焉。淳祜四年,举进士。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入对,言火不循轨①。帝以星变为忧,宗礼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迁尚左郎官兼右司。时丁大全拄国柄,以言为讳.宗礼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入选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迳以引贪浊.”拜太常少卿,迁秘书监。以监察御史虞虑言追②两官,送永州居住。 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以起居舍人曹孝庆言罢.度宗即位,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疏言:“恭俭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规自宫禁始,左右之言利者必斥,蹊隧之私献者必诛。”以《诗》进讲,固奏:“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权礼部侍郎兼给事中。进读《孝宗圣训》,因奏:“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又言:“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帝曰;“孝宗家法,惟赏善罚恶为尤谨。”宗礼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谨也。” 迁礼部侍郎,以老乞退,帝曰:“岂朕不足与有为耶?”以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再辞。逾年,依旧职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疏奏:“国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来尝不可回也。”卒官,遗表上,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 注:①火不循轨;火星不遵循轨道.②追:追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丁大全擅国柄 擅;专权 B.左右之言利者必斥 斥:责备 C.信不可不谨也 谨:慎重 D.因其未坠而加绥定 绥:安抚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陈宗礼“委婉讽谏”的一组是 ①此可一日居乎 ②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 ③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 ④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 ⑤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 ⑥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 A. 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宗礼年轻时家中贫困,刻苦读书,在袁甫任江东提点刑狱的时候,陈宗礼曾前往向他讨教学问。 B.陈宗礼有两次被免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因为监察御史虞虑的弹劾,第二次是因为起居舍人曹孝庆的弹劾。 C.陈宗礼有两次辞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借口年老乞求退职,不过没有被皇帝批准。 D.陈宗礼从淳祐四年考中进士后便调任邵武军判官。此后一直居于官位,最后也是在任上去世的. 第II卷(共120分)四、(26分) 11.文言文翻译(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滕王阁序》中的句子。 ③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相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悟以往之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看 病 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主要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飞语。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 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 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 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 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得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 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到:“小景,我是林森。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选自《微型小说精选》) 14.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5.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答: 16.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答: 17.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答: 六、(12分) 18.阅读下面材料,为灵宝大枣拟几句广告词(4分) 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大枣、苹果、黄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甜,肉质松软,风味佳,带有清香,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制作成的干枣7富有弹性,压扁后可还原,适于长途运输,因而驰名全国。鲁迅先生曾称赞说:"红枣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著名翻译家曹靖华亦写诗赞道:"顽猴探头树枝问,蜡桃哪有灵枣鲜"。 19.仿照下面示例,以“人间的友情”开头写一段文字,送给你即将毕业的同学。(4分) 示例: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人间的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识你是一只”。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卫像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克雷乐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一件扩世杰作“大卫像”。 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增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基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者都隐藏着不同反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基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请以“赏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