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题卡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二、(32分) 123456161718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3分) 译文: ②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4) 译文: ③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8分) 8、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4分) 9、 , ,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木欣欣以向荣, 。 (2)时不可兮骤得, 。 (3) ,水共长天一色 (4) ,月涌大荒流。 (5) ,梨花一枝春带雨。 (6) ,但愿长醉不用醒。 (7)江流宛转绕芳甸, 。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 岂独伶人哉? 三、(25分) 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11-15题 (25分) 11、 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 。(4分) 14、(5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16—18填在最上面的方格里 19、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仿写: (5分) 20、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至少有如下三点绝妙之处。(6分) ① ② ③ 21.将下面的七字对联重新组合,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上联: 下联: 上联: 下联: 五、(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舞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供演员表演的台,如舞台艺术。引申有历史舞台、政治舞台、生活舞台…… 请以“舞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 舞 台 利辛二中2009-2010年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 参考答案 1.C(珊瑚礁本身不能成为食物源) 2.D(A并未证实,B不是“一直处在”,而是近二十年来逐步下降了13.3%,C不是出现“新的多样性变化”,而是现有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3.A(变冷不能使珊瑚加速生长,珊瑚生长需要温暖的海水) 4.D(堪,忍受。)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用法。 5.A(结合原文可以看出) 本题考查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相关信息。 6.C(恰恰相反,苏轼认为义帝这样做是贤能的表现)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①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对的,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了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 (要解释“增之去”、“善”、“限”、“蚤”) ②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能够乘机而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要解释“安能”、“间”、“无疑”) ③虽然如此,范增是汉高祖畏惧的人物。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豪杰呀!(要解释“虽然”、“不去”、“人杰”)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直译为主,语意通畅。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暗中勾结,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成为定局,君王好自为之吧。希望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回乡务农。”回乡时,还没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背上痈疽发作就病死了。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对的,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了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既然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也可译为“因为什么事”)离开呢?当初范增劝 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去了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 《易经》说:“能洞察事情的发展趋势,大概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 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雪珠。”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予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际上是主要谋划者。义帝的生死存亡,岂只关系到楚国的盛衰成败;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却能 够长久生存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就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 本源。难道还要等到陈平使用反间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能够乘机而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 主呢? 我曾经评论过义帝:认为他是贤明的君主。只派遣沛公入关却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发现了卿予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如果不是贤明之君能像这样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楚的指挥);中途杀义帝,一定不是范增的本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本意;他必然极力劝谏又没有被接受。不听取他的忠告又杀死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予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刚毅果敢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时机,却想依靠项羽成就一番事业,(见识)浅陋啊!虽然如此,范增是汉高祖畏惧的人物。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豪杰呀! 8①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②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③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能回答两个要点即得4分) 9琵琶女,现实主义,浪漫主义。(4分) 10按顺序依次是: 泉涓涓而始流;聊逍遥兮容与;落霞与孤鹜齐飞;星垂平野阔;玉容寂寞泪阑干;钟鼓馔玉不足贵;月照花林皆似霰;智勇多困于所溺。 11、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6分 12、(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6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13、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14、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5分意思对即可) 15、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可得2分,多选则不得分) 16B(A、重章叠句 C、金碧辉煌 殒身不恤D、疏影横斜) 17C (“万人空巷”巷子里空荡荡没有人。该词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A“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而西方军事专家的猜测是来自于实际客观情况,矛盾。B“改头换面”形容只改形式,不换内容,带贬义。D“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8.C(A“不合逻辑”应是“防止……遭到盗窃”去掉“免”或把“防止”改为“使”。B“句式杂糅”,去掉“合适”。D“成分残缺”,在“化解”前加上“部分承担”) 19、要求:拟人、特征、寓意 句子通顺 例1: 蜡烛 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 时时给别人带来光明, 却燃烧你自己。 (5分) 例2: 火柴 你的生命如些短小, 牺牲了自己, 暖和了别人。 (5分) 例3: 厕纸 你注定一生与厕所为伴, 时时这别人提供方便, 却肮脏了自己。 (5分) 20、参考答案:⑴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 ⑵既劝量小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 ⑶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6分) 21、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壁联珠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