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 20.03 27.02 家庭设备 4.23 4.52 4.42 4.51 医疗保健 3.24 5.24 7.15 9.81 文化教育 7.81 11.06 18.18 22.72 其它商品 2.76 3.14 3.24 3.08 答: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 一是 二是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一段精彩的广播,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则绚丽的广告,一次美妙的旅游等等,到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不过,学习之余最让你心醉的恐怕是那包罗万象的电视节目吧!最近班级要组织开展一次“电视与语文”为主题的班会,需要你为班会做点准备。 (1)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5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符,句子结构大体一致。(3分) 答: (2)班会需要每个同学围绕“电视与语文”的主题推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你喜欢哪个栏目?理由是什么?(3分) 答: 七、写作(60分) 22.“玩”是一种迷恋,一种态度。有人玩出了名堂,也有人玩丢了江山;有人在玩中怡情悦性,也有人在玩中迷失了自我。请以“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1. C 谬误 创伤 瑰丽 2. B 狼藉 销声匿迹 备尝艰辛 3. B “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其结果将有可能被直接推广运用;“实验”则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其结果将不需要被直接推广运用。根据“建立空间站”这一语境,选用“实验”最恰当。“保证”指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保障”则指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根据“人民的知情权”这一语境,选用“保障”最恰当。“无所不至”用于做坏事,是个贬义词;“无微不至”是待人非常细心周到,褒义词。 “喧宾夺主”是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舍本逐末”则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根据语境,使用“舍本逐末”最恰当。 4. D 讳莫如深:比喻紧紧隐瞒 5. C A.缺少主语;B.“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缺少宾语中心语;D.“对于” 用法错误。 6. B “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二、(9分,每小题3分) 7.C 是众说纷纭的现象,不是原因 8.C A项属于推测,不足以作为依据;B项拿屈原的作品《橘颂》跟非屈原的作品《士冠辞》进行比较,说服力不强;D项只是一种推理后的结论,作为依据也欠充分。唯有C项是从屈原本人前后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才可能成为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的最重要的一点依据。 9.D A项说二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不对,从原文看,作者认为是晚年之作,曹大中认为是屈原的绝笔;B项引用王逸的观点说明了众说纷纭原因之一是对屈原思想感情特点及发展变化把握不准,不够深入的地方,并非说王逸对后世的贡献:C项中根据文意,应是作者认为《橘颂》“可能”受了《士冠辞》的影响,而并非“确实”。“可能”是一种推测和假设,“确实”则应有实证依据。从全文看,D项中作者对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因为“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10、C(首:主动坦白) 11、C D(①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②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远见;③④为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⑤为高祖的做法;⑥为有远见) ⒓C(“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 ⒔ ①(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 (得分点:夙成,奇度,异) ②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 (得分点:其,营立,农隙) 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己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己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的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计算一下,砍伐木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受他的饥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饥寒。况且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量,也就很多了。用古人的道理采推论,有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14.(1)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 (2)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毕胜的信心和决心。 15.(略) 五. 16(1)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躁动和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而不宁静。 (2)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得更深邃,追求得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平静。 17.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18.(1)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2)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19.生活的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亲情的安静: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精神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好在永久和平之中。 六、 20.衣食开支比重不断下降; 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住房的支出明显增长; 该省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和健康。 (本题共6分。第1、2两空各2分,必须包括“下降”和“增长”两方面的情况,顺序可以颠倒。第3空2分,如把“精神生活和健康”概括成“生活质量”亦可) 21.略。提示:(1)要符合主题,以电视内容为对象,突出电视对我们语文学习的帮助。 (2)先要写出喜欢的栏目名称,再说明喜欢的理由。理由要写清楚栏目的特点以及自己看这个栏目收获了与语文相关的哪些知识、感悟、情感、体验。 双 向 细 目 表年级___高二__ 学科___语文___ 日期__9.26__ 预测分数__101_____ 难度知识点 容易题20% 中档题60% 难题20% 合计基础知识 1、 2、3、5、6 4 6道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7、 8、9、10、11、 12 6道翻译、诗歌鉴赏、默写 14 13、15 3道大阅读 17 16、18、 19 4道 语言表达 21 20 2道作文 22 1道 合 计 4题 15题 4题 22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