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高二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只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内上交。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慨叹 概莫能外 笑嘻嘻 嬉皮笑脸 B、浸渍 百毒不侵 捡芝麻 挑肥捡瘦 C、水分 寻人启示 烂摊子 蛛丝蚂迹 D、消弥 朝辉夕阴 过渡期 六根清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寨”行为容易带来损害正规厂商利益等问题,而其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有人高举反“山寨”的大旗,有其合理性。 B、600年前的航海先行者郑和以智慧为舵、意志为桨、和平为帆,披荆斩棘十万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缔结友谊的奇迹。 C、虽然这些防范措施使得盗窃案发频率大大降低。但是,利益的诱惑还是会让许多不速之客侵入城铁护网实施盗窃,这其中混乱的废品回收行业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D、加西亚的得分手段非常全面,只要能够把球弄进去,他无所不用其极,在本赛季我们看过他不规则的挑射、门前冲顶、禁区内巧射、还有远射以及凌空抽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建造了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观赏文化于一体的南国花园是我市公园中一座富有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B、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在当前全球性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冲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D、一度因收益不高而备受冷落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风险加大之时,投资者重新把目光投向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重新走俏市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大事。 ①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 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 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 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 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②⑤③ D.②⑤③④①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5、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6、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 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深 虑 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其虑之未周欤? 虑:考虑、思虑 B. 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惩:惩罚,引申为灭亡 C. 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 求:请求 D.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几:通“机”,机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而王莽卒移汉祚 某所,而母立于兹 C. 光武之惩哀、平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D.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