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于兴师,_______,与子偕行。(《无衣》) 3._______,洵美且异。(《静女》) 4.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离骚》) 5.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_______,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6.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迢迢牵牛星》)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短歌行》) 8.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0.思厥先祖父,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1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六国论》) 1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游褒禅山记》) 五、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18分)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 刘湛秋 ①一个阳光如水的深秋,我在林中漫步。 ②我为那疏朗和高远而迷惑了。盛夏所给人的那种局促感和拥挤感顿时消散,目光犹如自由飞翔的小鸟,几乎碰不到多少屏障。 ③身边的树或曲或直伸向天空。由于抖落了许多叶子,枝干显得更清晰了,在湖水般天空的反射下,勾勒出遒劲的线条。从这些线条织成的网纹中看过去,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可捉摸的风韵。 ④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偶尔伸出手去接一片在微风中旋转的枯黄的或暗红的落叶,体验着身心的轻快。我仔细的辨别落叶上绻曲的脉络,闻着那干涩的气味;而且,随着脚步的移动,谛听着落叶发出的声音。 ⑤我望着树,树也望着我。我们没有语言的交流。也许,在这孤独和静谧中,我们之间存在着宇宙间神秘的信息。 ⑥那么,失去春日里地么多光彩灿烂、鲜艳妩媚的绿叶,他会惆怅或悲哀吗?在飒飒的秋风中,它是否在沉湎于对往昔的回忆? ⑦我踏着沙沙响的落叶,心中犹如飘着森林上空没有被遮蔽的云,一会儿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 ⑧突然,我感到从沙沙响的落叶里,从裸露的枝干上,发出那有如竖琴的柔音; ——可爱的人,你们真奇怪,干嘛为我们落叶儿苦恼? ——抱歉,打扰了你、我秋天的兴致。其实,我也只是一闪念。 ——不,你不是为我们树而苦恼,是苦恼你自己,苦恼你们,苦恼你们的民族! ⑨我像有隐私被揭穿那样,那声音继而像单簧管: ——你们人的生性就是害怕失去,而我们从不惧怕失去! ——有死有生才是大自然!只有凋零才有新生!害怕抖落枯叶就不会滋生新芽! ⑩那声音突然消失,像音乐戛然而止。我的思维也突然中断,它需要短暂的休息。 ○11当我重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落了许多枯叶。 ○12其实,人也是自然,怎么留恋身上的枯叶也无济于事,最后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而一个民族或历史,如果过多地偏爱那一度辉煌的绿叶,枯萎了仍旧一年年地去背负。…… ○13落叶如潮,秋风如梦。此刻,我的心完全恬静了。我感到我和树的信息已完全相通。至少,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因失去而快乐,因凋零而发出魅力。四季就是辩证法,而承认却又痛苦。 ○14我把我心中波涌出的诗句,写在一片凋零的黄叶上。 ——选自刘湛秋《忧郁的微笑》 17、 阅读文章后,请用简洁的文字总结散文中作者所表现出的情绪的变化(15个字以内)。(4分) 18、 请分析划线的句子的含义。(4分) 当我重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落了许多枯叶。 人也是自然,怎么留恋身上的枯叶也无济于事,最后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 19、 请简要分析第五自然段中“神秘的信息”指的是什么?并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0、 请谈谈你对本文行文特点和主旨的理解。(6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成熟是一片广袤而不空旷的原野;成熟是一泓幽深而不神秘的湖水;成熟是一座高大而不陡峭的山峰。 22、给下面的新闻报道加一个标题(12字内,4分) 2009年的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因被查出民族加分造假被取消录取资格,一时 间成为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从巅峰跌落谷底的何川洋今年又以高考裸分674分、重庆文科第十名的成绩,最终圆梦北大。9月1日上午,何川洋低调现身北大报名,表示“过去的已经过去”,今后唯有好好学习。 去年何川洋由于少数民族身份造假而备受争议。他原本报考北京大学,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在核实事情经过之后决定放弃录取他。 遭受过一次拒绝后,何川洋终于凭借实力走进北大。事实上,他不仅高考成绩依旧出色,且得到北大30分的自主招生加分,进入了他最向往的光华管理学院。 23、下面是16届广州亚运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用简洁的话写出会徽的含义。(4分) 七、作文(60分) 24、 齐白石画虾,偌大的画卷上,往往只画那么寥寥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而周围则是一大片的空白,什么都没有画,但观赏的人却往往觉得这些空白处全是水,这就是绘画中的“留白”技法。人们常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画面上空白处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才会让人的思路有生发的可能,从而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美妙。绘画如此,为人处事也如此。 要求:请以“留有余地”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10年下期高二语文中考答案 第Ⅰ卷 1、D.(A、chuāng jìn ,B、mìu shàn ,C、tān mú ) 2、D.(A、忌惮,青青子衿 B、暮霭,屠戮 C、残羹冷炙) 3、B. 4、C. 5、D (A、句式杂糅 B、缺谓语,在会议后加“提出” C、主语宾语搭配不当,“这嘶叫的秋蝉”) 6、D(A、“应对难事后逗号改顿号 B、“五中全会……十分重要的意义。” C、最后一个问号改逗号) 7、B(A、指彤管C、亲附,结交D、用在及物动词前代一人称,“我”、“自己”) 8、B(①连词,表因果②连词,表转折③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9、C (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B、被动,被削减D、使动,使稳固) 10、C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定语后置 B、判断句D、省略句) 11、C (A、应为《狂人日记》 B、“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D、苏洵,号老泉) 第Ⅱ卷 二 12、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一个0.5分) 13、翻译(一句1分) ⑴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 ⑵唱歌奏乐的声音恍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似纷纷的细雨飘落,穿罗衫、着纨裤的游客之多,多过堤畔上的草。 ⑶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三、 14、 白诗中的柳是春日之柳(1分),李诗中的柳是秋日之柳(1分)。白诗中的“柳”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1分)李诗中的“柳”则表现了诗人自伤迟暮的感情。(1分) 15、 都用了托物言志(1分)和对比(1分)的艺术手法。白诗托“西角荒园”的春柳发人才不得用之慨,李诗托清秋之柳发迟暮之叹(1分);白诗以柳树之美于环境之差作对比,李诗以春日之柳与秋日之柳作对比(1分)。 四 1.乘彼垝垣2.修我甲兵 3.自牧归荑4.恐美人之迟暮 5.蒲苇一时纫6.泣涕零如雨 7.沉吟至今8.羁鸟恋旧林 9.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0.暴霜露,斩荆棘 1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2.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五 17、迷惑 ------轻快自如——惆怅苦恼——恬静释然(意思3分,字数1分) 18、 A:比喻,摒弃以前片面的认识,对人生、自然和民族有更新的认识。或者对 自然更替的一种认识,正确的认识人生。 B:比喻,人有生老病死,也曾有过辉煌,但就象大树落叶一样,一切都会过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能因害怕失去而不愿放开,其实最后什么也抓不住。(意思相同即可) 或者:不要沉醉过去,背负历史,不要害怕失去。 19、 神秘的信息——我从大树上所领悟到的自然的规律,对人生的感悟。或者:与 树、落叶的对话。作者的领悟。过渡作用,引起下文的思考。 20、①文章脉络清晰,行动上由漫步林中到踯躅凝思再到漫步前行,情绪上由轻快自如到惆怅苦恼再到恬静释然,彼此照应,自然推进,不留斧痕。(2分)②本文化大为小,小中见大,通过对树林的凋零与再生,四季的轮回与更替等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揭示了自然的生死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构思巧妙,启人心智。 六 21、句式对,但比喻不当,给2分,全对4分。例句: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海;博大是高远辽阔的一片天空;博大是一种明亮而不耀眼的光辉。 22、造假状元梦圆北大。 23、亚运光芒照耀全球!体育健儿争做领头羊! 24、作文 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