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柳彧在奏章中写道: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武将上柱国和干子年龄太大,以前政绩很差,怨声载道,现在不宜担任刺史。柳彧后来因违背圣旨被免职,复职时皇帝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 D.当时的官员都不敢得罪右仆射杨素。杨素犯了错误被送到南台时,他还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看见了,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并立即查问杨素的犯罪事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5分) 译文: (2)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5分) 译文: 三、诗词鉴赏 2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2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兰竹诗 钱 起 郑板桥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6分) 答: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6 分) 答: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① ,故宫惟有树长生。(吴融《华清宫》) ②长安一片月, 。(李白《子夜吴歌》) ③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④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⑤江上几人在, 。(温庭筠《送人东归》) ⑥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⑦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⑧云无心以出岫, 。 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阅读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瞎 子 莫泊桑 看见初升的太阳便觉得衷心喜悦,这种喜悦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降到大地来的这片光明会如此这般使我们感到生活的幸福?天空蔚蓝,田野碧绿,房舍雪白;我们喜洋洋的眼睛畅饮着这些鲜艳的色彩,把它们化成我们心灵中的快乐。于是我们一心只想跳舞,奔跑、歌唱,在思想上感到轻松愉快,在心田中产生了一种普及到万物的爱,简直想抱住太阳吻它一下。 门洞底下的那些瞎子处在永恒的黑暗之中,早已漠然无动于衷,在这个新的欢乐气氛之中,也仍旧是安安静静地呆着。只是时时刻刻吆喝狗,叫它们安静,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老想蹦蹦跳跳。 这样的人我曾经见过一个,他过着难以想象的最残酷的苦难生活。 他是一个乡下人,父亲是诺曼底的一个农庄主人。父母在世的时候,总算还有人照看他;他感觉苦痛的只是他那可怕的残疾;可是两老一去世,残酷的生活就开始了。有一个姐姐收留了他,然而农庄里的人待他却像待一个白吃饭的穷鬼,每顿饭都要怪他吃得太多,叫他懒虫、饭桶。尽管他的姐夫把他那份遗产夺到自己手里,可是连汤也舍不得给他多喝,给他的也就是刚刚够他不至于饿死的那么一点。 几年里情况就是这样。不过他什么事也不能做,再加上老是冷冰冰的不声不响,最后惹恼了他的亲戚们,于是他成了受气包,成了一种供人虐待折磨的小丑,一种牺牲品,专供周围那些粗胚子发泄他们兽性,惨无人道地取乐。 凡是他的失明使人想到的残忍的恶作剧,都被想出来了。为了叫他吃了东西会付出代价,他的几餐饭变成了邻居们散心、他受罪的时刻。 后来,这种玩笑也开腻了;他的姐夫因为总这样养着他,心里有气就动手打他,不停地抽他的嘴巴,看见他躲躲闪闪或是举手还击时的那种瞎费气力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从此又有了新的玩法,就是打耳光。那些长工、短工、女仆高兴起来就给他一巴掌,打得他眼皮直眨巴。他不知道往哪儿躲,只好不停地伸着胳膊阻挡别人的攻击。 最后他被逼着去要饭。赶集的日子他被带到大道边上;一听见有脚步声或是车轮声,就伸着帽子结结巴巴地叫喊:“求求您,行个好吧。” 可是乡下人是不喜欢乱花钱的,一连几个星期,他一个铜子也带不回来。 有一年冬天,地面盖满了雪,天冷得出奇。可是他的姐夫一天早晨把他带到很远很远的一条大路上去求乞。一整天他都把他撂在那里,到了晚上,他当了他那些雇工的面说他没有找着他。随后他又说:“用不着担心,一定是有人因为他冷把他带走了。丢不了。明天早上他一定会回来喝汤的。” 第二天,他没有回来。 他的亲戚们在一个星期里装着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到处找他。他们甚至还哭了几声。 那一年冬天十分冷,很迟才解冻。一个星期日,农民们上教堂做弥撒,发现一大群乌鸦在平原上空不停地盘旋,然后像一阵黑乎乎的雨点集中落在同一个地方,一会儿飞走,一会儿又飞回来。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这些乌鸦还在那里,它们像一片乌云似的浮在天空,简直可以说四面八方的乌鸦都聚集在这里了;它们常常落到亮闪闪的雪地上,在上面铺下一片怪里怪气的黑点子。顽固地搜寻着。 一个小伙子跑去看看它们究竟在干什么,这才发现了瞎子的尸体,已经支离破碎,被吃掉了一半。他那双无光的眼睛已经不见了,让乌鸦啄走了。 现在我遇到有太阳的日子感到舒畅快乐的时候,就不禁要想到这个可怜虫,心里泛起一种凄凉的回忆和莫名其妙的悲哀。是啊,他在世上是这样命苦,以至于见过他的人听说他惨死,反倒感到一阵轻松。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的开头作者颇费笔墨,太阳普照着蓝天、碧草,给人带来温馨、幸福之感。作者意在表现大自然“爱普及万物”的品性。与下文瞎子的被侮辱、被损害形成对比。 B、瞎子的悲惨结局,一方面缘自亲戚们的残酷和冷漠,另一方面也跟他自己“冷冰冰”的性情有一定关系,是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C、瞎子行乞无人怜悯,瞎子惨死,见过他的人感到轻松,小说这样写意在表明这里的人全都冷血麻木,没有一丝人情味儿。 D、瞎子死于这个“天冷得出奇”的冬天,这似乎是天意为之,但从情节上思考,羞辱、行乞、丢失、死亡,又是一个蓄意的阴谋。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相煎何太急”。 E、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就是作者所慨叹的深沉处。所以小说的主旨在于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冷酷无情。 (2).文中作者写到亲戚们寻找“瞎子”的时候,“甚至还哭了几声”,请结合小说分析这一描写的作用。(4分) 答: (3).小说用近乎夸张的手法描写乌鸦,“像一阵黑乎乎的雨点集中落在同一个地方” “像一片乌云似的浮在天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小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人的生存权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瞎子”的生存权被剥夺这个问题的?(6分) 答: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水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在船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 1.答案:A。解析:B. 鞭笞chī,令人咋舌(zé);C.讥诮qiào,zhá;D埋mán怨,怔怔(zhèng)发愣。 2.答案:C。解析:A.明—鸣;B.淹淹—奄奄;D.芥—介。 3. A 4.答案:B。解析: “复驾言兮焉求”是宾语前置句,与之相同的是A C D 三项,B 项是状语后置句。 5.D (A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应改为“指责”。 B、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C、“江河日下”指社会风气不好。D、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6.D (A表意不明,歧义 B 搭配不当,“金庸将取代鲁迅”表意明确,不存在争论问题;前后不照应,应改为“金庸能否取代鲁迅”。 C句里应该是“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 7.B(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⑤与之对照呼应) 8.D解析:D项“表”指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说“有所议论”不妥。 9.A 屏,使屏退。 10. D 11.D (“采取纵横家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架势”错) 译文见《古文观止》 12.A(庙:太庙。当时佛教还未传到我国) 13.B(“明日”在古时指第二天,现在指今天的下一天。其他三项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14.D(两个“而”字都是连词,都表示顺承关系。其他三项:A项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是“刚、才”的意思,后一个是“竞、竟然”;B项两个“之”前一个是代词,后一个是动词;C项两个“则”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承接,后一个表示转折。) 15.C(作者认为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胡亥,而在于择师不良,教之不得法。符合这个意思的只有①⑤) 16.C(“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的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 译文: 夏、商、周三代作天子都有几十代,秦作天子却两代就灭亡了。人的本性相差并不是很远,为什么三代之君就能有道这样长久,而秦却无道这样短促呢?其中的缘故是可以知道的。古代作王的,在太子刚刚降生时,就要举行典礼,官员们都穿戴着整齐的礼服,在南郊拜见他,路过王宫就要下车,经过太庙就要小步快走,从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起,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等到儿童时期,懂些事情了,三公、三少这些老师就开始向他阐明孝道、仁爱、礼义等知识,用来引导教育他,驱逐那些邪恶的人,使他不能见到那些恶劣的行为。在这时选的都是天下的端方正直的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良好品德的人护卫着他,让这些人和太子呆在一起。所以太子从刚一出生,看到的就是正当的事情,听到的就是正确的言论,所行的就是正直的道理,他的周围都是正直的人。到了秦就不是这样。秦王让赵高作胡亥的老师教他审案,所学的除了砍人的脑袋、割人的鼻子,就是灭人的三族。胡亥头一天即位,第二天就杀人。那些忠心劝谏的人,被认为是诽谤,那些为国家考虑长远的意见被认为是妖言,他看待杀人就好像割草一样。难道是胡亥的天性恶劣吗?这是因为用来引导他的不是正理的缘故啊。天下的命运,悬在太子的身上,太子的善良,在于早期的训教和选择左右近臣。训教得法,左右正直,那么太子就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会安定了。《尚书》中说:“(天子)一个人有了(生儿子的)喜庆事,天下百姓都会仰仗他。”这是现实最紧要的事务啊。 17.C 衔:心里怀着,特指怀恨 18.A①③⑤⑥都是直接表现柳彧的“正直”性格。②、人物、事件都不对,是介绍武将上柱国和干子的政绩。④、柳彧发现当时官员烦杂琐碎的“奏请”。 19.B “父子已经分居”应为“父子还没有分家”。 20、翻译。(1)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总 诣阙 异 以为”各1分,句意1分) (2) 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以 敕 因 见”各1分,句意1分) 译文: 柳彧,字幼文,是河东解地人。年少好学,读了许多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武帝亲自处理各种事物,柳彧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担任司武中士。后来担任郑县县令。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晋级。 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坚决推辞而没有得到许可。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赐给他钱十万,米百石。 当时的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都不称职。柳彧上表给皇帝说:“当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以前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从普通百姓起家,对这方面的真伪了解得很清楚,他与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安定天下,等到功成之后,没有安排二十八位将领任职。俯伏(古时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看见诏书,叫上柱国和干子担任杞州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风烛残年之人。以前担任赵州刺史,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很不熟悉,政务全由下属办理,贿赂公行,百姓叫苦,怨声载道。有歌谣这样说:‘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各有所能。干子这个人,射箭骑马等军人本事,是他的长处,担任文官管理百姓,则不是他能理解的。如果说优待老人,自然可以多多赏赐钱和布匹,如果再叫他担任刺史,损失则太大了。我死进谏,怎敢不竭忠尽智呢。”皇上认为柳彧说得对,干子最终免了职。应州刺史唐君明,在母亲死后的服丧期间,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姑姑,柳彧弹劾他。二人竟因此而犯罪。隋朝是在五胡十六国接连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喜欢他。他见皇上勤于听政,众多官员的奏请,多烦杂琐碎,于是上疏进谏,皇上看后嘉许他。后来因违背圣旨免职。不久,又叫他复职,皇帝趁机还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禀性。”因为柳彧家中贫困,皇帝命令主管部门替他建房子,于是说:“柳彧是正直的官员,是国宝啊。”当时他如此被看重。 右仆射杨素是当时的显贵,官员都怕他,没有谁敢得罪他。曾经因为小罪过,皇帝命令把他送到南台,杨素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从面进来,看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 杨素立即离开座位。柳彧据跨坐在几案上,让杨素站在庭院中,问清杨素的犯罪事实。从此杨素对柳彧怀恨在心。柳彧当时正受到皇上信任,所以杨素没有什么办法来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百姓每到正月十五日,做角抵之类的游戏,并且互相攀比,以致糜费了财力物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法。皇帝赞成他的意见。这年,持节巡查考察河北五十二州,上奏并免去贪赃枉法不称职的长官二百多人,州县官员都肃然起敬,无不震动害怕。皇上嘉奖了他。 21、诗词鉴赏:(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3分)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3分)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3分)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3分) 22. 默写略 23. (4分)(1)A D (B、“冷冰冰”的性情缘自他得不到人情的温暖,这恰恰能说明人情残酷这一社会病,其悲剧是他不幸的遭遇和周围人的冷漠无情造成的,所以这一选项错误。C、见过他的人感到轻松,表现了人们对瞎子的同情和可怜,而非冷血麻木。E、小说并没有批判统治阶级的用意。) (2)(4分,意思接近即可。角度要全面)“瞎子”遭到姐夫的歧视、虐待,亲戚们不仅没有同情、怜悯他,反而拿他取乐,甚至不停地打他。当“瞎子”失踪后,这些人假装打听消息,“甚至还哭了几声”,(2分)这些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些人冷酷、虚伪、狠毒的嘴脸(2分)。 (3).(4分,意思接近即可。角度要全面)这是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悲惨的气氛,突出了“瞎子”悲惨的命运(2分)活着受人嘲弄、歧视、虐待,死后被乌鸦吃掉,这样写更加重了小说的悲剧色彩。(2分) (4).(6分。意思接近即可。角度要全面)生命是宝贵的,又是平等的,是人们最应珍惜的。(观点2分)“瞎子”的生存权被剥夺而没有引起周围人的同情,这更是最大的不幸。从“瞎子”的生存权被剥夺可以看出,人类对待弱势群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丑陋的一面。(2分)其实,任何人都应享有生存权,我们都应尊重、爱护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践踏他们的尊严。“瞎子”的遭遇,更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丑恶,让人倍感悲凉。(2分) 24、(60分)材料作文的立意不是单一的,可以以“压力”为话题,例如:没有压力的生活就像没有风的帆一样空虚。没有压力,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生命就会黯淡无光。不要避讳压力,压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压力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铺路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