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 怂(sǒnɡ)恿 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 B.剜(wān)肉 蘸(zhàn)酒 鞭笞(tà) 令人咋舌(zhà) 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 蠕(rú)动 轧钢(yà) D.酒馔(zhuàn) 角隅(yú) 埋(mái)怨 怔怔(zhēng)发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碎琼乱玉 彤云密布 战战兢兢 钟明鼎食 B.理屈词穷 淹淹一息 安然无恙 六神不安 C.筚路蓝缕 清沁肺腑 桑榆非晚 唉声叹气 D.金碧辉煌 萍水相逢 一芥书生 光彩夺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耕植不足以自给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奉晨昏于万里 C.彼且奚适也 D.之二虫又何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丰田踏板问题曝光后,丰田公司因未能配备其它厂商普遍配备的刹车优先系统而受到求全责备。《福布斯》评出2010年安全车型,丰田再度“名落孙山”。 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国庆升空,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迄今为止,剑桥这所名牌大学已经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一个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有20多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其他大学难以望其项背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春市政府召开了由67名乘客、出租汽车司机、加油站等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B.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将取代鲁迅的《阿Q正传》出现在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再度引发“金庸作品能否入教材”和“金庸将取代鲁迅”的争论。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2009年6月26日由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中的“征收特别关税”条款规定,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征收关税。这就是“碳关税”。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a ,一连好几天, b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c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8.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弹劾或揭发别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一)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①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无以饵其口,膝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②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波纹多谋,处殷之末世,不得志,垂钓于渭水之阳,后遇文王辅周灭殷。②慁(hùn 混):打扰,烦劳。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秦王屏左右 屏:屏风 B.被发而为狂 被:同“披” C.是以杜口裹足 杜:闭 D.下惑奸臣之态 惑:受迷惑 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范雎对秦王忠诚的一组是 ①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 ②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 ③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④膝行蒲服,乞食于吴市 ⑤杜口裹足,莫肯向秦 ⑥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①②⑥ 11.下面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来到秦国初会秦王时,他先是唯唯再三,欲言故止,见秦王求教心切,态度诚恳,这才婉言作答。 B.范雎有意把眼前的秦昭王与古代的圣贤相联系,既满足了秦昭王的虚荣心,又激励他礼贤下士。范雎还以吕尚自况:把自己置于贤相的位置。 C.范雎说秦王时,将自己定位在维护秦王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引古论今,援他况己,旁及侧击,渐渐触及要害。 D.范雎采取纵横家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架势,揭示出秦国现实政治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但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尽言,而留待秦王自己去深思。 (二)治安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冀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1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庙:佛教的寺院 B.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狱:审案 C.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艾:通“刈”,割 D.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1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C.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D.“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14.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子乃生,固举以礼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5.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不属于秦灭亡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6.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作者认为,古代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三)柳彧传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晋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鲠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 (选自《隋书》第62卷,列传第27)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人年垂八十: 垂:将近 B.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 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 C.素由是衔之 衔:尊奉,接受 D.诏可其奏 可:认为可以,允许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柳彧“正直”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 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② 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③ 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④ 百僚奏请,多有烦碎 ⑤ 奉敕治公之罪 ⑥ 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 A.③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彧年少好学,涉猎广泛,跑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很欣赏他。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得到好处。 B.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正好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已经分居,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钦佩。 (责任编辑:admin) |